打造“中国孟菲斯”看陕西将如何扩优势补短板
2017-06-01 来源:陕西发布
打造“中国孟菲斯”,陕西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补齐存在短板,找准实施路径,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近日,胡和平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航空物流发展工作。他强调,陕西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要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五新”战略部署,埋头苦干,奋力赶超,努力建设西安国际航空物流枢纽。
借鉴美国孟菲斯发展国际航空货运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省区位和科教、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建设西安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是培育新动能的重大举措。我省积极与海航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加快建设航空货运和数字物流,统筹推动陆路、空中、信息、管道立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
胡和平指出,按照“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思路培育壮大航空物流及相关产业,是我省建设“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任务,对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要突出工作重点,围绕航空物流枢纽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细化推进举措,带动我省现代物流业突破发展。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统筹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机场为核心的普货、快递、仓储等多功能航空物流中心。要注重统筹协调,推动航空货运、机场管理、仓储物流、物流金服、智慧物流等核心板块建设,按照“实体+金融+数字”的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促进相关产业聚集发展,为大西安建设和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释放新活力。各级各部门要精心服务、强化保障,努力为航空物流及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营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发展环境。
专题会上,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分别发表了建议,提出了思路。大家一致认为:以专业机场为核心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以高效便捷低价为原则的综合服务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效集疏运能力带来的充足货源,以世界级物流企业为龙头的超级承运人是成为世界级航空货运枢纽的四大重要支撑。打造“中国孟菲斯”,有助于我省“五新”战略的实施,进而助推陕西经济结构转型、人才引进、创新孵化和链接全球资源,并形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高价值产业集群。虽然我省目前已初步具备条件,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
西安海关关长顾勤:“配套政策还是不全面、不健全;周边地区航空物流对我们这儿的虹吸效应比较明显;我们多式联运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陆港、空港、机场的一种联动机制;我们整个的物流成本高于中西部地区其它的机场。”
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柴多山:“把空域资源瓶颈必须得打开,特别是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的培育在资金上要支持。”
海航集团表示,美国孟菲斯快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通关、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以及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这些都为陕西构建“实体+金融+数字”模式的西安国际物流大枢纽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张伟亮:“第一阶段2017-2018年,建设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布局欧美及国内干线网络;第二阶段2019-2020年,在机场、仓储和地面物流、物流金融等方面完善物流产业服务体系;第三阶段2021年,完成全球航空货运布局,建成‘中国孟菲斯’机场。”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要深度挖掘我省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政企强力合作,加强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和金融创新、资本运作,以航空物流为突破,加速构建专业货运机场和数字物流特区,跨越式提升网络通达、供应链运作、数字生态及商贸便利。
省发改委副主任徐强:“到2021年,西安航空货运枢纽航线达到60条以上,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物流业新增GDP超过2000亿元,物流业占陕西省GDP的比例从6%提升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