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联播》聚焦空港新城“三个经济”建设

2018-03-06 来源: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3月2日,《陕西新闻联播》头条以“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丨陕西:加快发展三个经济 构建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题,报道了陕西“三个经济”发展情况,空港新城为发展“三个经济”所做贡献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陕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为抓手,加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春伊始新一趟中欧班列整装待发,满载着轻纺、机电产品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将发往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从一月份到现在货量稳中有升,到目前每天能开行2到3列,回程一周平均有个三列左右。”

今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往中亚中欧的国际班列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份共开行中欧、中亚国际班列33列,是去年同期的8倍。2月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共开行67列国际班列。现在,港务区已经开通了西安到中亚五国、伊朗、汉堡、布达佩斯及俄罗斯等8条干线通道,基本实现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

今年,西安市提出国际港务区全年要开行1000列国际货运班列。面对这一目标,西安国际港务区正积极组织省内货源,拓展国内货源;推进口岸建设,加快整车口岸建设,打造内陆自由港。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要在做实做强做大中欧班列上下功夫,加快国际运输走廊的建设,推动门户经济、枢纽经济和流动经济的发展,真正把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到实处,助力陕西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当中欧班列向西行进之时,来自东部沿海的国际航空快件正在西咸新区陕西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实施分拣,春节长假过后,这里的国际航空快件就成快速增长态势。

陕西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目前可提供集海关、检验检疫和快件进出口通关等一条龙服务。最高分拣效率可达3秒每件,今年快件中心日均分拣货物可达2万件。

陕西空港世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有琳:“比如说现在有很多沿海的这种货运公司,他们已经跟我们来洽谈过了,已经准备把他们部分的货物向我们这边来转运来分拣。”

围绕“三个经济”谋篇布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精准发力,打造枢纽功能完善、门户特色突出、流动经济发达的临空临港型经济体系。

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我们今年要开通五条货运航线,其中三条是国际航线。发挥我们关中平原城市群唯一一个国际枢纽机场的优势,发展把这几个城市群用支线航空把它联系起来。不但要发展流量,更要注重它的流速,同时要在机场这个区域要实现它客流向人流的转变。”

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量突破四千万大关,跻身全国八大机场,拉动全省经济效益约757亿元,创造约22万个就业岗位。下一步,空港新城将紧密围绕“三个经济”破题发力,打造“高效、畅达、经济、有序”的货运体系、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力争利用5年时间跻身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第一方阵”。

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许多‘三个经济’的关键元素都在空港新城聚集,所以空港新城理应成为实践‘三个经济’的引领者。利用五年时间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000万客流量(的计划)和逐步实现100万吨货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