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创跨境电商新模式

2018-02-07 来源:信息中心

2018年1月2日,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带队在深圳保利天虹商场“保税+实体新零售”试点门店实地考察时,对前海这种跨境电商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要“做大做强,实现24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用好自贸创新,实现消费回流国内”的要求。


深圳首创“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

“保税+实体新零售”是由深圳海关与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联合推出的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开创了跨境进口电商“2.0”版,实现每月240万元的销售额,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互联网经济与实体零售的融合发展。

“一店三态”,打造跨境电商升级版

1.第一态是保留传统一般贸易形态。

2.第二态是把符合一般贸易的商品以保税状态展示和交易,实现保税直营。

3.第三态是把跨境电商商品通过保税展示交易方式“平移”到实体店,顾客在购买时能够按照跨境电商的监管要求购买,再以商业创新方式,满足顾客的消费体验。


产品溯源,确保跨境商品品质

1.依托深圳检验检疫部门成熟的“1+4全球溯源核放”便利通关模式,建立全程全品系产品信息化追溯系统。每件商品都有专有的“二维码”,从产地、物流、贸易单证到溯源证书等,全部信息一目了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实现跨境商品“厂到店”。由中检集团海外机构直接派检测人员到海外厂家进行验厂,对整批货物检验封箱,运到中国保税仓内,国内检验人员进保税仓贴“二维码”,然后运往商场上架,中间没有第三方。

3.为海外企业进入中国提供最短、最快的链路,为中国老百姓买到原厂货提供了保障。


政策红利,创新跨境电商新模式

现有的监管政策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消费购物流程繁琐;缺少对购买商品的体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激情。深圳海关与深圳检验检疫局紧密合作,实现了“协同共治、创新监管、先行先试、便利贸易”。

1.海关、国检发挥保税贸易的政策红利,将跨境电子商务与国内实体零售业进行优势互补、叠加创新;试点企业将卖场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保税区搬到人流量密集的市中心,使创新政策与商业价值得到结合。

2.海关、国检联合查验,创新监管模式,允许货物先销后税、集检分出,提高贸易便利化。

3.贸易的能量得到了释放,原有电子商务、实体连锁零售“泾渭分明”的销售模式得到了改良,实现了线上销售、实体体验、保税直营、现场店提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