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检验检疫局开展媒体“口岸行”活动
2015-01-18 来源:陕西检验检疫局
进口货物的质量安全是如何把关的,检验检疫人员是如何工作的?11月26日,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启动“陕西主流媒体‘口岸行’活动”,至11月28日,组织十余家陕西主流媒体记者深入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机场、西安出口加工区探访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工作。
26日的天气阴冷,检验检疫工作人员马越和伙伴带领记者们走入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陆运办的查验场地,这场地总共面积有3000平方米,都是水泥地,夏天最高气温可达60℃。
场地与列车道紧挨着,“进出口货物的集装箱是由塔吊抓到场地,然后才进行检验检疫。”马越告诉记者,检验第一步首先是密封,然后进行熏蒸除虫,再过24小时,工作人员才会打开集装箱进行进一步检验检疫。
重点查验的是集装箱和货品是否携带病虫害、杂草、泥土等,集装箱木质包装是否有IPPC标识,如果没有问题会立马放行,如果有问题则会封存货品进行检疫除害,或者销毁处理。记者在场地看到一些木质包装,“这些都是查出来的有问题包装,我们将会进行销毁处理。”马越说,每个月差不多要查验一百多批货品,在近两年查验中,发现不合格30余批。
陕西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德春说,一定要处理好把关与服务的关系,让企业更好的通关。据了解,该局今年获得西安铁路临时对外开放口岸的获批,目前正在深化口岸检验检疫监管查验场所的规划设计当中。今年11月,港务区获得了同意筹建肉类指定口岸,这标志着西安可以作为第一口岸直接从国际进口肉类产品,下一步还有粮食制定口岸待获批,这将会对陕西进口产品结构起到很大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