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城市将启丝路通关一体化改革

2015-04-02 来源:大公报西安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告,西安、青岛、济南、郑州、太原、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拉萨等10个直属海关将自5月1日起,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丝路通关一体化改革将助力陕西对外开放立体化,在陕6000家外贸企业将享受改革红利。

据了解,此次改革将从根本上打破地域限制和关区的行政界线,极大程度地简化海关手续、降低物流成本、便利企业通关、节约社会资源,形成“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一体化格局。改革将推动口岸部门实现“三互”(注:“三互”指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助推全国范围通关一体化,建设国际通关大通道,实现“关通天下”。

目前,西安海关已与呼和浩特海关、满洲里海关建立合作机制,打通陕西省向北经内蒙古直通俄罗斯的陆路通道;与南宁海关签署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打通陕西省向南经广西直达东盟各国的物流通道。“陕西省处于此次改革的中心区位,将可向西打通经过新疆连通中亚直达欧洲的陆上物流大通道,向东畅通经过山东直达日韩并远赴欧美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同时,陕西将借力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及T3航站楼海关监管场所发展临空经济,形成陆海空的立体化对外开放新格局。”西安海关副关长陈鸣罡如是说。

陈鸣罡介绍说,此次改革将增强企业自主选择权;实现全区域执法互认;允许代理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实现参数统一、集中审单;全面实现电子放行;以及建立多式联运监管模式。以一家在西安注册的外贸企业为例,丝路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后,该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口岸、通关模式和查验地点;而该企业在西安海关申报放行后,无需再办理纸面签章放行手续,口岸管理场所、港务部门直接凭电子放行信息办理提货、发运手续。

据西安海关统计,陕西省外贸已经连续三年快速发展。其进口总值从2012年的934.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4年的1683.5亿元人民币,外贸依存度由2012年的6.5%增长到2014年的9.5%。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刺激下,2014年陕西省对中亚地区出口12.4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