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探索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2015-10-15 来源:新华网
作为发展改革委选定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陕西省西安市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力图发挥“一带一路”地缘优势,创新适合西部省份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西安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基础已经形成,并逐渐显现出特色。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滞后的西部地区,在深入推进过程中,还需注意并解决好资金筹措、团队建设、配套发展等多方面问题。
——内陆跨境电子商务框架渐成
自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全国5个试点城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以来,西安市积极筹措。2014年2月26日,西安市政府向海关总署报送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函》,正式启动了试点的申报工作。2014年3月1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准西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西安市政府与西安海关、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综合保税区,开展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
近两年,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投入运行和阿里巴巴(西安)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陕西省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完善,目前日均零售出口约500件,价值上万美元,而批发类跨境电商企业已入驻10余家。随着业务的开展,跨境电商出口额将大幅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陕西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西安市积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货物交易、通关、物流配送、支付结算贸易等一系列工作。平台永久域名为www.iesroad.com,中文名称为“洋货码头”。
2014年5月22日,成功开展一般出口“首单”试单业务;2014年10月28日,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2015年2月12日,开展了直购进口业务。随着西安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9日,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洋货码头)出口量稳中有升,共计出口14万单,货值约360万美元,平均出口约4000单/日;2015年8月10日单日出口量突破1万单,直购进口13548单。
目前,“洋货码头”入住进口电商企业120家,出口电商7家,物流、支付等配套16家。陕西本土传统商贸企业,如陕文投(曼蒂广场)、华南城、世纪金花等也积极向跨境电商转型。西安综合保税区已逐渐成为陕西西安乃至西北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的聚集区,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报税进口商品体验店的支持平台。
专家指出,西安构架跨境电子商务,为内陆型陕西和西安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跨境贸易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西安高科技人才、技术研发和在全国位置优势资源等。正是有了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这个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济行为,西安才有效回避了内地城市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等相对劣势,进一步发展了互联网贸易。
——注重西部特色 创出自我优势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指出,目前看来,陕西西安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初步显现出自有特色。
监管模式创新。利用信息系统设置查验布控率随机查验,抽检的进出境物品在查验光机上进行非侵入式查验,大大提高了通关放行的效率,日出口量可达10万件。海关监管进行创新,由电商企业提供报关单,关员对跨境进口的物品、商品按照数量、重量等进行核销。针对内地大物流多样化的现状,海关暂时对进境的方式进行试点和创新,可以采用境外直航的运输方式,也可以通过公路、铁路转关的方式。
创新渠道及业务模式。面向消费者提供公共的交易平台“洋货码头”网页版、移动APP应用、微店和跨境O2O交易一体机。创新跨境进口O2O业务模式,通过线下体验、现场刷身份证和银行卡、物流快递送到家三个步骤,让消费者在认知商品后消费,并利用综合保税区直发的方式确保商品质量。此种业务模式将有效扩大跨境消费群体规模,推进进口商品在内地的消费。另外,提出整合一般贸易进口、保税店和跨境体验中心三种进口商品销售模式,为消费者提出全新的购买商品渠道,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物流与海关监管有效整合。西安国际港务区在综合保税区内入住了中国邮政、邮政EMS和邮政的国际互换点,加快了出口电商物流环节的查验和出境速度,这在国内其他试点城市尚属首例。
公共服务平台与商业运营平台分离。严格分离通关服务平台(政务平台)和商务服务平台的运营。通关服务平台由管委会财政支持,独立专业化运营,商务服务平台充分开放,面向企业不打包捆绑商务服务,让入区企业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尊重企业市场运作权利,同时主动参与全面商务营销的事务。
信息系统架构功能灵活强大。系统架构设计灵活,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作业要求并对其他城市有较高的作业效率,比如订单批量集中申报、订单转商品备案、自动生成报关草单、平台对接灵活可靠等。
——多点破题 深入推进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陆港保税公司副总经理艾浩表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抓手之一。根据预测,2020年全球跨境B2C电商交易额将达到9940亿美元,惠及9.43亿全球消费者。其中,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以53.6%的新增交易额贡献度位居首位。这将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增长点。
对此,艾浩指出,为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还需继续优化通关服务。消除不合理监管,减少进出口报关手续,降低费用,建立跨境电商企业认定机制,确立交易主体的真实性并建立交易主体与报关服务的关联体系,逐步完善支付等企业系统联网,实现口岸监管的前推后移、分类通关管理。
同时,出台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促进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提质增效。鼓励国内物流配送企业与大型国际快递企业实施多元化合作配送模式,打造高效、快捷的“一带一路”物流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企业零售业务发展跨境贸易,企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做零售必须有库存,有库存就意味着很多的现金沉淀在货里。而要提升渠道,获得好评,必须有库存。二是加强团队建设。团队和人才,是基础和保障。要大力加强线上线下专业团队建设,大力吸引人才,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三是做好售后服务。做零售,必须要把售后解决好,因为零售所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顾客。四是品牌战略。作为零售商,要根据市场定位来决定自己的品牌战略,确定自己到底是OEM厂商还是品牌厂商,是渠道零售商还是产品品牌的零售商。跨境贸易电商产业整合贸易、物流、仓储、信息技术及现代服务等行业,也是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