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出入境统计数据分析

2016-01-26 来源: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出入境主要数据及总体概况:

(一)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情况

2015年1~12月份,我局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26671批次,货值39.16亿美元,同比批次下降0.96%,货值增长15.65%。检出出入境不合格货物1108批,不合格货值4.77亿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4.15%和12.18%,同比分别增长32.69%和67.16%。

(二)出入境人员查验

查验出入境人员167.11万人次,同比增长51.78%。其中查验出境人员83.53万人次,同比增长50.96%;查验入境人员83.58人次,同比增长81.72%。

(三)交通工具、集装箱及木质包装检疫

检疫出入境交通工具(飞机)10387架次,同比增长43.82%。其中出境5198架次,同比增长44.23%;入境5189架次,同比增长43.42%。

检疫集装箱9775标箱,同比增长33.37%,其中8186标箱来自疫区。检疫发现的问题主要有IPPC标识不合格、霉变、检出树皮等,还检出德国小蠊、双簇污天牛、胡蜂、瓢虫科昆虫、膜翅目昆虫虫蛹、蜘蛛、蜂、蛾、家蝇、马陆、步甲、鳞翅目成虫、蝗虫、菌类等。

检疫出入境货物包装18004批,31.35万件,同比批次增长16.53%,件数下降25.75%。检出661批0.99万件不合格,不合格率分别为3.67%和3.18%。不合格情况包括:德国小蠊、家蝇、寄蝇、双簇污天牛、凹胸梗天牛、象甲、舒纳姬金龟、蝼蛄、甘蓝夜蛾、亚洲显盾瓢虫马蜂、温室希蛛、虫蛹、百花紫露草籽等多种病媒生物和植物有害生物,以及无IPPC标识及标识不合格。

(四)出口货物包装鉴定业务

进行出口货物包装鉴定1998批次,434.4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01%和4.03%。其中:

一般货物包装性能鉴定41批次,127.11万件,同比批次下降43.06%,件数增长29.73%;

危险品货物包装性能鉴定354批次,156.3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3%和7.82%;

危险品货物包装使用鉴定1603批次,151.02万件,同比批次增长2.95%,件数下降13.53%。

二、出境货物检验检疫情况

2015年,我局共检验检疫出境货物16066批,货值8.65亿美元,共检出出境不合格货物139批,货值1358万美元,不合格率分别为0.87%和1.59%。

农产品(动物及其产品、植物及其产品)的批次仍占我省出境货物的最大份额,占到整个出境检验检疫的近七成;食品及化妆品出境批次占到出境总批次的两成多;整个六种工业品共占出境总批次的12.22%,其中批次最大的是化工品,占总批次的4.74%,最小的轻工品,仅占0.43%。

三、 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情况

2015年,共检验检疫入境货物160608批,货值30.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40%和38.30%。检出不合格入境货物969批,不合格货值4.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50%和70.52%,不合格率分别为9.16%和15.19%。

四、口岸防控工作

1.入境人员查验:

累计查验来自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835812人,共发现发热病人或有症状者503人,其中428例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排除传染病,检出1例出入性疟疾患者并确诊。

2.入境旅客携带物查验:

查验入境旅客携带物83.58万批次,查获禁止携带物3101批次,截获率0.37%。截获的物品有花卉、水果、生熟肉类、水生动物产品、乳及乳制品、蛋及其制品、燕窝、动物油脂、动物源性饲料、植物根茎等。对于截获的禁止携带物品,我局按相关规定及时采取销毁或其他检疫方法进行了处理。

五、进境邮件检出情况

全年共查验进出境邮寄物(不包括函件)87.71万件,同比增长93.25%,截获来自韩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六大洲46个国家或地区的禁止进境物563批次,同比增长159.45%。送实验室检测鉴定84批次,检出有害生物33批次,同比分别增长425%和450%,检出伤残短体线虫、滑刃线虫、小杆线虫、腐生线虫、赤拟谷盗、非洲虎纹大角花金龟、锯谷盗、书虱科、螟蛾科、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刺盘孢属和大蚊科等共5大类35个品种的有害生物,其中首次截获来自日本的炭疽真菌、土耳其的假高粱、韩国的印度谷螟等有害生物。

六、原产地证签证业务情况

全年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4719份,签证金额94068万美元,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可使企业获得关税减免5241.4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