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上海空港启动进口货物电子运单试点

2016-02-23 来源: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依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关于建议在检验检疫进口作业环节中使用电子运单的提案》,1月25日,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在进口货物检验检疫环节已全面实施免签章电子放行、无需在纸质运单上加盖放行章的基础上,由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作为试点企业,针对进口货物开展电子运单试点工作。“电子运单专用章”事先报检验检疫部门备案,报检主体使用与主运单格式和数据完全一致的、加盖电子运单专用章的打印件代替原始纸质主运单,以此作为全程电子化过渡阶段的临时性替代措施。

电子货运是IATA于2004年11月提出并致力推进的一项计划,旨在优化服务和降低成本,实现航空货运无纸化运营。电子货运包括电子订单、电子通关、电子运单、电子舱单、电子结算内容等,即代理人仅凭电子数据(即电子运单)就可完成货物的收运、配载、出发、到达、理货、交付和运费结算等全部过程。它对于航空货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电子数据代替纸质单据的传输,可以大大缩短货运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机场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由于国际航空货运业务量巨大,且往往需选择门户枢纽作为转运中心,转运中心的首要条件就是提供便捷快速的电子化通关。因此推进电子货运是门户机场增强货运实力的最有效途径。

目前,全球已有26家航空公司、127个机场和192家货代成功实施了电子货运。上海空港作为中国的门户,货运业务发达,浦东机场货运吞吐量自2008年起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但是截止2015年9月底,上海仅在出港货物中使用电子运单,且出港货物电子运单使用率仅为21.9%。相较于全球,还有很大差距,上海航空货运的电子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此次进口货物电子运单的试点施行,将有助于上海空港进一步理顺货运数据传递链条,全力加快电子货运业务的推进速度,缩短国际货物运输时间,增强航空转运中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