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口岸2018年建成开通,13号线拟引入深圳湾口岸

2016-04-01 来源:金羊网

3月29日上午,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任国明做客“民心桥”节目,畅谈口岸未来发展,同时就市民关心的口岸硬件设施建设、通关服务、口岸周边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解答听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口岸硬件设施,提升通关服务等话题与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市口岸办任国明主任做客“民心桥”:完善硬件设施 提升通关服务

3月29日上午,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任国明做客“民心桥”节目,畅谈口岸未来发展,同时就市民关心的口岸硬件设施建设、通关服务、口岸周边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解答听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口岸硬件设施,提升通关服务等话题与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采取四大措施 着力改善口岸拥堵现状

据深圳边检总站公布的数据,2015年深圳各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达2.3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00万余人次,再创历史新高。随着近年来快速增长的通关流量,我市各陆路口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其中福田、深圳湾口岸较为突出。

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善口岸周边交通拥挤,市民乘车、停车难的现状?任国明表示,市口岸办通过实地调研,将推出四大措施,缓解目前口岸交通拥堵的状况。一是协助市规划国土委规划建设地铁10号线福田口岸站西广场,通过建设集口岸交通枢纽和查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解决公交车、的士及旅游巴士公交接驳场地和旅客乘车难的问题;二是研究在福田口岸东广场建设立体式多层停车场,目前已委托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拟定了初步方案报批;三是配合市交通运输委建设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线下沉连接线,预计2017年12月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配合市交通运输委开展深圳湾口岸道路交通改善研究,对现状公交接驳区、AB停车场、科苑路进行改造,并拟将地铁13号线引入深圳湾口岸。“通过以上四大措施,口岸拥堵现状届时将得到缓解。”

3月29日上午,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任国明做客“民心桥”节目,畅谈口岸未来发展,同时就市民关心的口岸硬件设施建设、通关服务、口岸周边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解答听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口岸硬件设施,提升通关服务等话题与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全力做好深港跨境学童服务保障

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通报,目前深港跨境学童约有29500人,其中享受跨境学童过境交通优惠安排的共18745人。如何保障这部分跨境学童每日顺利、安全地通关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对此,任国明表示,根据深港口岸跨境学童通关会议和深圳各单位相关会议安排,市口岸办积极协调、推出多项措施保障跨境学童平安、便利通关。

据悉,市口岸办通过协调将深港跨境校巴特别配额由170个增加至220个,其中深圳湾125个、皇岗41个、文锦渡40个、沙头角14个;同时,在各口岸实施跨境学童专用通道和电子标签措施。在陆路口岸对跨境学童旅检通道实施四个固定:固定专用通道、固定引导员、固定通关流程和固定校车停车点。为缩短通关时间,市口岸办还推动实施了跨境幼童出境免下车查验措施。在文锦渡口岸5班跨境学童(幼童)出境单向免下车查验,增加皇岗口岸跨境学童(幼童)出境免下车5班至8班校巴班次。

任国明表示,特别是开通文锦渡和增设皇岗口岸免下车配额后,在皇岗、文锦渡和沙头角口岸,边检站采用了最新研发的“掌上通”查验系统,民警持“掌上通”移动终端在车上读取学童电子标签,直接对出入境证件进行查验,免去了学童上下车不便;海关和检验检疫局采取“提前申报、随机抽查”的查验方式,快速验放;口岸管理处在联检楼及交通楼各区域增派保安疏导人流车流;福田口岸在边检查验已有专用通道基础上,海关在入境大厅西侧新开设了学童专用通道,用于每天下午16:00-18:00入境旅客高峰期时段验放学童,实现入境学童与其他旅客进一步分离。

3月29日上午,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任国明做客“民心桥”节目,畅谈口岸未来发展,同时就市民关心的口岸硬件设施建设、通关服务、口岸周边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解答听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口岸硬件设施,提升通关服务等话题与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继续推进深港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功能调整

随着深港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两地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沙头角、莲塘口岸(在建)、文锦渡、罗湖、皇岗、福田、深圳湾等一线陆路口岸无缝对接的便利通关设置,因此逐渐形成了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大通关格局,每天经两地陆路口岸通行的物流也在逐年增多。

“但是,深圳口岸目前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深圳西部深圳湾口岸没有完全发挥承担西部过境交通功能作用。”在口岸跨境货运方面,任国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表示,2015年10月,市口岸办已经启动了《深圳公路口岸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功能调整》课题研究,同时提出实现深圳公路口岸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行动方案。

针对现存的问题,任国明在访谈中表示,“目前,我办正积极协调查验单位及市规划国土委、市交通运输委等有关单位,做好口岸货运功能布局调整准备工作,做好口岸内部交通组织与口岸外围交通规划建设的对接,加强与港方沟通,将深圳口岸货运功能布局调整工作列入深港合作专责小组会议议题。”

积极推进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工作

深圳的外向型经济发达,外贸企业数量众多,“自去年以来,市口岸办积极沟通协调,与市财政委、深圳海关等有关单位迅速着手免除查验配套费用的试点事宜。”任国明介绍。

据了解,按照财政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深圳市自2015年9月15日起,在全市陆路口岸、海运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范围内,免除外贸企业在海关系统查验环节发生的、查验没有问题集装箱(重箱)货物和箱式货柜车运输货物(固体废物进出口货物除外)的吊装、移位、仓储费用。

任国明表示“截至2016年2月,深圳市陆路口岸共免除经费40676单,免除金额达1898.41万元,目前政府已支付口岸经营企业1708.57万元,受惠外贸企业达19073家。”

3月29日上午,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任国明做客“民心桥”节目,畅谈口岸未来发展,同时就市民关心的口岸硬件设施建设、通关服务、口岸周边交通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现场解答听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口岸硬件设施,提升通关服务等话题与市民展开热烈讨论。

皇岗、沙头角口岸重建方案已启动前期研究

皇岗口岸是深圳中部的客货运综合口岸,原设计旅客通关能力为5万人次/日,2015年日均旅客流量已达到8万人次。随着通关旅客流量的不断增加,皇岗口岸已无法满足当前要求。

据任国明介绍,市口岸办已于2015年启动了皇岗口岸重建专题研究,后经征求各意见基本确定对皇岗口岸实施整体重建。按照目前方案,重建时取消货检功能,旅检口岸按交通枢纽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初步考虑旅客通关流量30万人次/日,车辆通关流量1.7万车次/日。

沙头角口岸于1985年建成启用,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消防系统、空调系统和旅检楼用电线路存在安全隐患,且联检楼多处墙、地面出现裂缝和不均匀沉降现象。经有关部门检测,口岸旅检楼现已构成危房。为确保口岸安全,市政府决定对沙头角口岸进行拆除重建,消除安全隐患。

据了解,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已列入深圳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年8月26日,马兴瑞书记视察口岸时指示要求市口岸办尽快启动该项目有关工作。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深圳市2016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人大审议通过。下一步我办和市建筑工务署将积极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任国明表示。

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建设

作为深圳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的莲塘口岸成为广大市民询问的热点。在节目最后,任国明透露,2018年莲塘口岸可建成开通。建成后的莲塘口岸将采用“两地两检”模式,货检和旅检车辆均采用“一站式”通关模式。口岸设计流量为旅客3万人次/日,车辆17850车次/日,出入境各设置3条“一站式”小(客)车通道,同时在出入境小(客)车通道查验厅内各设置5条旅客查验通道。

任国明表示,截至2015年底旅检大楼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已完成100%,跨境桥深圳段和市政配套工程的施工招标已经完成,正在开展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莲塘口岸申报开放工作拟于2016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