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通关只需2分钟,南沙海事多举措助力自贸区航运
2016-04-22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进出南沙港的国际航行船舶通关只需要2分钟,这是南沙自贸区建设以来,南沙海事处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以下简称“南沙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一年来,南沙海事处紧紧围绕南沙自贸区发展战略,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支持自贸区建设。
海事部门作为口岸查验部门,承担着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船舶进出口岸畅通等重要职责。在过去,监管注重前置审批等原因,影响了船舶的快速通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船舶运营成本。南沙自贸区建设以来,各种航运元素聚集南沙,为提高船舶通关效率,南沙海事处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推出“先通关后查验,船舶通关零待时”机制,简化查验手续,船舶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减到2分钟以内。同时,率先试行船舶安全检查新机制,简化船舶安全检查流程,提高了船舶营运和港口经营效益。试行船舶代理诚信分级管理机制,对诚信等级较高的船舶实行快速通关政策,大大提高了船舶进出口岸的效率。
与此同时,南沙海事处加快智慧海事建设,实行船舶清污作业远程电子检查机制,减轻船舶和企业的负担。全面推行电子巡航,成功保障世界上首艘1.8万标箱3E级集装箱船“美迪马士基”号和全球最大1.9万标箱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顺利靠泊南沙。确保“处女星”号国际邮轮每周两次顺利进出南沙,截至3月中旬,共保障约6.5万名旅客安全出行。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外籍游艇进出口查验工作,保障首艘中国籍游艇“彤然号”从南沙顺利出关到香港。
在此基础上,南沙海事处积极开展区域口岸合作,与辖区边检站、检验检疫局、港务局等建立会商联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积极协助推动“国际船舶进口岸审批”业务“单一窗口”上线运行,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国际航行船舶登记特殊政策,协助完善南沙自贸区网站栏目、口岸管理信息“三互”合作机制等项目建设。目前,海事口岸管理工作已与南沙自贸区的“单一窗口”实现对接,完成船舶进出口岸申报许可和查验、海运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和核验流程信息化工作,并有效运行。
此外,南沙海事处正加快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邮轮母港建设,以及推动成立南沙自贸区海上搜救中心和智能海上管控中心。国际航行船舶创新登记制度研究试点工作前期准备也已经完成。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航运中心和枢纽港口的地位,助推南沙自贸区和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