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放的陕西速度!

2025-05-23 来源:陕西日报

5月22日,西安国际港站一如既往地繁忙。14时40分,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汽车、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X8489次班列缓缓驶出,一路向西而去。

 

在“2025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采访团的见证下,今年第2500列中欧班列(西安)开行。

 

“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能有中欧班列这样稳定的开放渠道,真叫人眼前一亮!”南方都市报社记者莫倩如不禁感叹。

 

今年的“第2500列”比去年来得更早一些。

 

“往年二三月份都是淡季,但今年中欧班列(西安)持续火热,各项指标屡创新高。”西安国际港站党支部书记师志远说,“今年前4个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2246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7%。”

 

师志远介绍,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装车量、发运量同比增长均超30%。西安国际港站接连8次打破装车纪录,其中3月29日装车量达1530车,刷新历史纪录。

 

越跑越快的中欧班列(西安),正是陕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缩影。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来,立足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陕西以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抓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开放姿态迸发出与时俱进的奋进力量。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奔驰不息的中欧班列(西安)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在亚欧腹地打通了一条“黄金通道”,也探索出一条凝聚共识、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物流基地,红色的JSQ6专用列车吸引了采访团记者的注意。一辆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驾驶员的操控下对号“落座”,整装待发。

 

不久之后,这些“旅客”将奔赴沿海港口,再搭乘货轮,登陆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市场,成为繁忙的中欧贸易的见证者。

 

今年前3个月,陕西汽车出口8.95万辆、货值达13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2%、63.02%。“现在,我们每周的汽车装载量都超过1000辆,今年有望突破40万辆。”师志远说。

 

不只是汽车企业,目前,有1.7万家企业搭乘过中欧班列(西安),387家陕西企业使用中欧班列(西安)进出口货物。

 

如今,西安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2.7万列的城市,18条国际运输干线和26条国内集结线路实现了欧亚主要货源地全覆盖,构建起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不久前,“西安—天津港”“一单制”铁水联运班列从西安首发。依托天津港完善的航线网络,“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较传统运输模式成本降低约16%,运输时间缩短2天,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

 

采访中得知这个消息,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电视新闻部记者刘丽平颇感亲切。“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天津港在海运上优势明显,西安港在向西开放方面条件得天独厚。我相信,双方深度互动将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刘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