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口”上线企业通关和效益“双提升”
2019-03-15 来源:信息中心
进境煤车抵达通道卡口,系统自动识别和读取车牌号码和货物重量,海关核对数据信息无误后,直接放行,所有煤车并行不悖,井然有序……这是2月28日我国最大的矿能产品进口通道甘其毛都口岸发生的一幕。
据悉,去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辖区5个陆路边境口岸上线运行“智能卡口”,成为全国陆路边境口岸中首个在提前审结模式下应用“智能卡口”系统并实现自动验放的海关。
乌拉特海关监管一科苏晓华介绍到,由于过货量持续“井喷”,单日入出境运载车数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口岸通货能力收到很大考验。甘其毛都口岸于11月16日正式上线“智能卡口”,打造一个集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的集中管理平台。“智能卡口”将货物申报、卡口、物流等信息孤岛互联互通,货物从进口申报到实货放行各环节信息自动核碰,形成闭合链条,实现口岸货物信息“进系统、留痕迹、可追溯”。
“以前,车辆通关后,需要运抵监管场所卸货,然后办理暂存、申报、缴税、查验、放行等手续,实货放行通常需要五六天。‘智能卡口’上线后,外贸企业提前审结,车辆直接通关,用时只需几十秒,不仅高效快捷,还为外贸企业‘松绑’减负。” 苏晓华说。
“智能卡口”上线运行以来,外贸企业实实在在地分享了通关便利化带来的红利。
内蒙古万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甘其毛都口岸从事煤炭进口业务,公司通关处经理黄磊介绍,以前公司每天入境煤车50到110辆,从煤车入境到实货放行,再从抽样检测到提离货物周期较长“智能卡口”上线后,每天入境煤车增加到150到190辆,再加上抽样检测周期大幅压缩,公司在三天之内就能出货。
外贸企业的获得感不仅仅通关时效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国内煤价动态波动,如果进口煤炭滞留时间太长,出货时又赶上价格低谷,利润就会缩水,所以业内追求快进快出。而‘智能卡口’的上线,规避了因货物滞留时间太长而导致利润缩水的窘境,也等于为外贸企业的正当利润上了保险。”黄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