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带一路”五年成就第六场发布会召开
2018-10-18 来源:陕西一带一路网
10月16日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六场。邀请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樊军荣先生,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寅科先生,西安市商务局副巡视员安建勇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5年5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快速行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13年11月西安市即成立了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5月成立了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今年3月将市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组织领导,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和年度行动计划,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对外合作打开崭新局面。承办或协办了3届欧亚经济论坛、5届丝博会以及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2017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活动;主办了5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2届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西安)峰会、2届世界西商大会、首届全球程序员节、2018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2018全球创投峰会等活动。成功举办了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及西安国际创业大会,树起了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的金字招牌;先后与福州、泉州、酒泉等城市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吸引20多个国家在西安建设领事馆和签证中心,设立了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支持英中贸易协会、加拿大商贸协会、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组织在西安设立代表处和办事处;中欧合作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启动实施;三星、美光等制造业名企相继落户;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网络,鼓励陕汽、陕鼓、标准股份、隆基绿能、爱菊集团、西安建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投资兴业。
“立体丝绸之路”加快建设。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一类陆路(铁路)对外开放口岸及肉类、粮食、水果、药品、整车进口、冰鲜水产品等进口指定口岸获批运营。“西安港”获批国家代码和国际代码并正式启用,与14个沿海沿边港口、口岸建立合作关系;“长安号”常态化运营,实现了从2013年每月一列到仅今年前9个月就开行913列的“井喷式”增长,开行数量、货运总量、重载率保持全国第一。开通了全国首趟北欧(芬兰科沃拉—西安)国际货运班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累计开通国内外航线337条,其中西安—阿姆斯特丹、西安—哈恩、西安—首尔等国际(地区)航线58条,国际通航城市47个,航线网络通达五大洲24个国家,全货运航线已增加至14条,运送旅客和货运量增幅均居全国重点机场前列;西成客专全线开通运营,银西高铁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今年,西安市又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推动面向“一带一路”的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开放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聚焦“三化五最”(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目标,持续实施行政效能革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8批取消下放45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今年全省2季度营商环境监测考核中,西安市取得了总评第1名的好成绩;西安海关与青岛、济南等国内10个海关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合作协议》;向自贸区下放了103项行政审批事项,推出了40余项创新举措,总结形成了24个创新案例上报国家,数量位居全国8个试验区前列。实施自贸试验区“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24小时通关便利化,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人文交流广泛而深入。与26个国家的3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28个国家5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在四大洲12个国家设立了14个海外侨务工作联络点。承办了两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路文化发展论坛、长安与丝路的对话、长安与罗马的对话等活动。举办了2016西安“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城市大会,以及2017西安国际马拉松赛、2018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及未央宫遗址等6处遗迹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播了西安电视台丝路频道。构建了“丝绸之路人才合作联盟”,举办了“西安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西安海归创业大赛”等活动,与全球10大人才机构、13家海外留学人员社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英、法、俄、德、澳等5国设立“西安海外人才工作站”或签订合作协议,基本形成了全球招才引智新格局。与丝路沿线城市在留学生教育、学历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合作全方位展开,西安已经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城市之一。
未来将在5个方面持续发力
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寅科在会上答记者问时谈到,聚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际港务区陆路口岸功能,加快建设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和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统筹推进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等自贸区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各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抓对外经贸合作。充分依托西安市现有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装备制造、光伏、电力设备等优势产业向海外布局,不断拓展“海外西安”发展空间。
三是抓金融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沣渭能源金融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和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支持经开区建设丝路金融创新试验区、国际港务区建设西部新金融产业示范高地。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投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等,在开展境外重大项目投资方面加强合作。
四是抓对外交往中心建设。加快丝路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更多的外资大企业入驻西安,争取更多国家在西安开设领事馆和办事机构,着力推进“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因公临时出国(境)业务办理。
五是抓丝路文化高地建设。继续办好中法文化论坛西安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签订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或备忘录,共同举办国际文化旅游展会。加强文化旅游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智慧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