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激发活力吞吐量增幅居全球首位

2016-05-13 来源:新蓝网

核心提示:从“把浙江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正是总书记在浙江播下的一颗蓝色种子。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1日讯(浙江卫视记者周文)从“把浙江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正是总书记在浙江播下的一颗蓝色种子。现如今,这颗种子已经成长为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海港。今天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艘“蓝色航母”,如何推进一体化发展,向着东方大港之梦扬帆启程。

记者在新合并的宁波舟山港港吉远东码头,看到正在装卸作业的是马士基公司13000箱的集装箱船,新码头合并一个多月以来,像这样的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就已经有90多艘靠泊,相当于每天就有两艘以上。

穿山港区一体化,是宁波舟山港整合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之前,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占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四成,但分属港吉和远东两家公司管理。2015年中国集装箱码头吞吐量排行中,港吉位列第八,远东位列第十三名。合并以后,今年穿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950万标箱,跨入全国前三。

宁波港吉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经理虞新平:在设备人员方面得到了共用,充分发挥了合资的优势,两家加起来,现在能靠18000(标箱)的有四个泊位,这样大大缩短了外轮在外面等泊的时间,现在运营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通过整合,穿山港区形成了3410米岸线、多达10个泊位的深水泊位群,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属于难得的黄金岸线。合并后,整个穿山港区在生产调度、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统筹安排,船舶平均等泊时间减少了1小时,泊位使用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而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海铁联运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海铁联运,让集装箱“坐火车”

让集装箱“坐火车”直奔港口,或从船上卸下后,就上火车直奔目的地,海铁联运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物流方式。

早上6点15分,一列来自绍兴的天天班列缓缓驶入海铁联运北仑港站,21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第一时间被卸下,就近装船出口。一个上午短短3个小时里,除了绍兴班列,还有来自台州、义务、兰溪、江西上饶的班列到达,整个场站处于满负荷的运作状态。据统计,今年1-4月,宁波舟山港完成海铁联运箱量6.35万标箱,同比增长了31.7%,业务已辐射至省内外20余个城市,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拓展到了8条。 据测算,在600公里以上运运输距离中,“铁路+海运”的运输模式,相比“公路+海运”,成本可以节约30%。

就在上月底,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这标志着宁波舟山港迎来了深度发展江海联运的新机遇。按照批复,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范围包括舟山群岛新区全域和宁波市北仑、镇海、江东、江北等区域,陆域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

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徐全昌: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包括江海联运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建造、核心港区重点港口项目等一批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点项目,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大宗商品交易体系的建设。

海洋强国,大港新梦。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宁波舟山港今年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22405万吨,同比增长2.4%,集装箱吞吐量538.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1%,增幅居全球四大集装箱港口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