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助力“新丝路”
2016-07-21 来源:正北方网
“对于三方的‘一站式’作业,我们还是最大的受益者。”刚到满洲里市公路口岸,出境车辆司机余洪波就迎来了由满洲里海关、满洲里检验检疫局和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组成的联合查验队。余洪波说:“以往海关、检验检疫局和边防检查站都是分头对车辆检查的,一方检查完再通知另一方检查。现在三方共同上车检查,把‘串联’的监管工作变成了‘并联’,三方的监管工作没有减少,但对于车辆需要等待的临检时间却大幅减少。”
6月21日,满洲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对出境车辆开始实行“一站式”联合检查,这标志着满洲里口岸“三互”大通关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积极统筹 梯次推动
据了解,“三互”大通关指的是通过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口岸的整体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按照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关于“三互”(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通关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使“三互”工作落实到具体通关流程中,满洲里市口岸委积极统筹推进口岸“三互”大通关工作。在深入现场实地调研评估,充分征求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部门意见,组织联检部门负责人员赴二连浩特口岸学习考察“三互”大通关工作的基础上,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四个部门经过研究磋商达成一致,决定在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率先实施“三互”大通关,并梯次推动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及监管场区“三互”大通关全面实施。
满洲里口岸“三互”大通关于2015年4月初开始启动,满洲里海关和边防检查站、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边防检查站分别签订了《满洲里海关-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关于落实口岸关检“三互”合作协议》和《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关于落实“三互”重大举措的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今年市口岸委与满洲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经过多次商谈,在6月20日正式签署《满洲里口岸“三互”大通关合作备忘录》,确定合作内容及推进时间表,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共同推进实施口岸“三互”大通关。
专题研究 多次考察
按照满洲里海关、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的《满洲里公路口岸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实施方案》的内容,市口岸委多次召集满洲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三互”工作的人员,专题研究在公路口岸启动“三互”通关的前期工作。
4月27日,满洲里市口岸委分管领导带队组织海关、国检、边检“三互”工作负责人七人共赴二连浩特口岸考察学习了“三互”通关工作。考察结束后,满洲里市口岸委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商谈了关检合作的具体办法,并于
5月17日赴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征求了意见。经过四方多次商谈,决定在公路口岸二楼旅检大厅实施关检合作并联式作业,在客车出境通道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边防检查站“一站式”作业。满洲里市口岸委对公路口岸现有设备、通关场地、办公室等逐一进行了查看和评估,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公路口岸出境通关场所整合改造工作,7月底前正式实施“三互”大通关作业。
结合“三互”大通关 建设“单一窗口”
结合口岸“三互”大通关工作,根据国家口岸办和自治区口岸办提出的“满洲里口岸在全国沿边口岸率先建设单一窗口”的指示,市口岸委积极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制定了建设方案,抽调专人组成了重点项目推进组,与自治区电子口岸公司密切配合,加大争取协调力度,加强统筹组织,克难攻坚、争分夺秒,全力开展相关工作。
今年上半年,主要建设进出境客车“单一窗口”(即电子车牌自动核放系统)、自助通关一体机、进出口货物“单一窗口”系统和进出境货车信息查询管理系统,目前已完成业务调研和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布线、硬件设备采购和安装等工作,5月10日开始联调测试。下半年,还将在新建公路口岸货运报关大楼内建设“单一窗口”信息平台、进出境货车电子车牌自动核放系统、通关监控调度系统以及进出口货物信息查询系统,并将原来的后台设备迁移过来继续使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口岸“单一窗口”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口岸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在满洲里口岸越来越常见。关检联合查验平台将原本需要分别进行的海关、检验检疫报关程序合二为一,通关效率提升50%。内部屏障被打破的同时,满洲里口岸也建立起了与其它口岸衔接的通关快速通道。目前,满洲里口岸跨境班列线路达到了19条,前五个月口岸进出境班列达到359列,向着全年突破700列的目标迈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让满洲里口岸与沿线口岸连为一体,通关效率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