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口岸在全国率先实现“海”“陆”“空”“三互”全覆盖

2016-08-11 来源:和讯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切实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大连海关牵头口岸各单位,在地方政府积极协调推动下,构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资源共享“3+1”新型通关合作模式,建立协同监管的大通关格局,大连口岸在全国率先实现“海”、“陆”、“空”“三互”全覆盖。


    2015年6月17日,大连海关、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省公安边防总队、辽宁海事局和大连市人民政府经过认真协商,就共同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升大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大连口岸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合作备忘录》。“三互”大通关协作打破了以往各口岸单位相互掣肘、各自为战的局限,使大连口岸管理资源和通关流程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优化整合,口岸管理由“串联”作业变为“并联”作业,通关手续进一步简化,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


  如4个口岸部门共用海关“FS6000”(集装箱快速检测系统)场地,共享共用机检设备,不但节省口岸土地资源,也大幅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企业通关和进出港时间;同时整合海关、商检查验场地,开展共同查验,并进行验核封志合作,整个通关过程关检只验核一次海运封志,实现高度的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有效降低通关企业成本。


2015年5月30日,大连海关隶属大窑湾海关在与大窑湾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口岸执法信息互换时,获悉某企业申报的“黄麻制包装袋”在检验检疫过程中存在异常情况,双方随即成立了关检合作行动小组开展执法互助,成功查获了一起涉嫌走私24吨国家禁止进口废旧麻袋案,这是大连海关与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推进“三互”工作以来查获的第一起涉嫌走私案件。2016年,关检双方又在共同执法中查获多起涉嫌走私濒危动植物制品入境案,查扣完整虎皮1张、象牙制品、红珊瑚制品70余件以及多肉植物800余株。


  据悉,“三互”大通关工作开展以来,关检双方通过联合监管场所实现对进出口货物的“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对原木“关前检”实行“一次许可,多次有效”;检验检疫部门发挥技术优势,优先为海关提供冻品、水果、固体废物以及涉案商品等检测化验结果;海关参考和借助海事部门对危险品的监管结果和认证报告,有针对性的确定监管重点;各口岸查验部门在海运现场利用海关仪器设备建立“三互”机检中心、“三互”图像联合分析工作室;在大连机场和大连港客运站旅检现场关检通过设置共同查验区、移动X光机等措施,实现一机双岗联合判图分析和联合查验等操作。如大连獐子岛集团,通过“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即到即办等便利措施,通关手续由原来的10项缩减为5项,减少候查时间50%以上,缩短在港时间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