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关运营

2016-09-01 来源:四川在线

8月30日,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暨成都海关龙泉驿办事处、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陆运口岸办事处举行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封关运营。

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是四川省政府2010年9月批准建设的二类公路口岸,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端龙泉物流中心,距离成都沃尔沃、吉利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仅仅几公里的距离,是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已经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项目建设规划》,是全市“水、陆、空”三位一体口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门户。其总占地232亩,投资达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设计年货物吞吐量40万标箱,无论是硬件规模还是软件管理,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如海关通关卡口采取了海关的“全域通”智能系统,进出车辆无须停留就能够自动识别,而整个海关审批流程采取了无纸信息化处理,查验过程仅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成都公路口岸是典型的以集装箱公水联运方式为主的‘内陆无水港’,将为龙泉驿出口汽车、进口汽车零配件快速通关提供便利。同时,它还是具有道路交通运输、货物场站、内陆口岸、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公共信息平台等,类似港口服务功能的外贸集装箱货运场站。

成都公路口岸(新址)将依托海关国检等政务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关务检务服务,并依托长江上游港口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业务,形成服务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府新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国际集装箱公水联运物流通道。成都公路口岸(新址)正式投入使用后,可为工商贸企业、货运代理企业、航运企业、无船承运人、报关报检公司提供各种口岸服务,包括进出口转关货物通关服务;协助开展进口、出口货物监管存储;保税和非保税货物存储、配送业务等一系列服务,为拉动龙泉驿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起到积极作用。

成都公路口岸正式封关运营将有助于四川省和成都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助于增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形成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有助于提高改善投资软环境,助推成都市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流动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企业步伐的“走出去”。

下一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将充分发挥公路口岸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 主动融入“蓉欧+”发展战略,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港口、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空港的合作,大力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不断优化口岸运营业务流程,着力发展保税物流,充分发挥口岸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坚持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努力探索“单一窗口”试点,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物流和通关条件,更好地服务成都市外向型经济和“大车都”建设,努力把成都公路口岸建成一流的陆路口岸、建成“一带一路”上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