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完成首单B2B2C业务
2016-11-10 来源:金融界
在“双十一”即将来临之际,成都迎来了B2B2C业务(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第一单——10月27日,双流综保区正式启动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一批来自美国的跨境商品顺利通关放行。
10月26日晚,这批商品抵达双流机场,27日一大早进入双流综保区报税仓库,并开始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架。当天上午,第一单商品从保税仓库送上检验线,双流综保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其扫描二维码,显示出商品的基本信息,随后通过X光机进行扫描检查。成都海关下属双流综保区海关工作人员对商品进行抽检,完成系列检查办结出关。“上架才一个小时,网购消费者就下了42单。”四川合众兴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阳称,下单的消费者主要来自成都及周边地区,也有部分消费者来自山东和广东,“成都的消费者晚上就能收到货物,即使最远的下单消费者也能在三天后收到货物,而一般的海淘、代购需要20~30天才能收到货物,所以说保税备货业务的时效性更高”。
曹阳说,由于进口商品整批运输至保税区、清关征收“跨境税”,与海淘直邮相比减少了商品国际运输成本,降低了商品价格,“粗略算了一下,相当于打了8折”。而且,进口商品全程受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管,来源可追溯,商品品质更有保障。
今年7月,《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成都市进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全面推进阶段。按照成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双流综保区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作为四川首批学习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实施区域之一,双流综保区积极探索全球用户网上下单、综保区组织生产、跨境电子商务方式进出口的网购保税加工模式,构建西部产业运营模式创新中心。
成都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开启后,今年“双十一”,消费者网购跨境商品时效性更高、价格更实惠,而且质量也更有保障。
据介绍,在成都获批跨境综试区后,成都海关结合四川省实际提出了12条综试区海关创新清单,支持综试区建设。针对跨境贸易碎片化的特点,目前成都海关开发了关区统一的跨境海关监管平台,建立三单比对、清单自动核放、提前申报、货到验放以及全程无纸化的顺势监管模式,98%的清单由系统自动审结,实现全程电子化、可视化智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