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打造外向型口岸开放平台

2017-12-19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一条古丝绸之路记载了最早开放口岸,就在甘肃境内,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条路,向西通向中西亚,延伸欧洲大陆。”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任福康介绍,构建“一带一路”,地处内陆的甘肃,不沿边不沿海,建设陆地口岸是件新课题,一切在摸索中前行,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三大国际陆港和三大国际空港为建设,推进中国(甘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推进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柱平台。

“双轨”承载陆港“走西口”

“加强对口岸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提升口岸工作效率,促进口岸通行安全便利。”任福康说,今年以来,甘肃省商务厅牵头积极协调兰州海关、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甘肃省边防总队等口岸联检单位和兰州、酒泉等相关市州,全力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口岸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司今年成为国家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成员,国际班列发运8000车,由于我省建立了国际陆港,口岸的便捷报关,让企业的竞争力增强,通过兰州陆港目前多式联运,以辐射中亚五国、南亚尼泊尔、伊朗、阿塞拜疆等。”兰州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捷时特物流作为甘肃、宁夏政府中亚、南亚品牌班列的运营组织者,成功运营“嘉峪关号”(嘉峪关-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中阿号”(银川-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兰州号”(兰州-加德满都)国际货运班列等,已成为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佼佼者。

兰州铁路口岸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兰州铁路口岸正在成为甘肃省通关手续最便捷、作业流程最简化、通关成本最节约、通关效率最高速的关检合作示范平台。今年1~10月,通过甘肃口岸共发运“兰州号”、“天马号”国际货运班列共发运261列(11429车),累计货运31.45万吨,货值8.64亿美元。其中,中亚共发运233列(10282车),累计货运29.78万吨,货值7.63亿美元;南亚共发运27列(1107车),累计货运1.59万吨,货值1亿美元;中欧共发运1列(40车),累计货运828吨,货值189.4万美元。9月29日南向通道两列货运班列从兰州成功首发,重庆同步开行发往兰州的货运班列。

“双翼”飞驰航旅“空中行”

兰州中川机场目前已开通23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截至2017年11月16日,中川机场出入境人员13.73万人次,航班937架次。任福康介绍,数据显示,兰州空运口岸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功能与开放作用进一步凸显,随着国际航线网络的不断拓展和口岸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五年,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逐年增长,成为甘肃对外开放水平显著跃升的重要标志。自敦煌空运口岸开通“敦煌—香港”旅游包机业务,截至目前出入境人数达到3544人。今年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敦煌空运口岸出入境人员632人次。敦煌空运口岸正在成为甘肃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支点。

2017年,由2722名穆斯林群众赴沙特踏上了朝觐之旅。兰州航空口岸配合甘肃省宗教局和伊斯兰教协会圆满完成了甘、藏省区穆斯林信众朝觐任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朝觐保障工作模式。自去年开通“兰州—迪拜”“兰州—达卡”国际货运包机后,今年执飞了“兰州—达卡”国际货运出口包机两批次,货值800万元人民币;执飞了“澳大利亚—兰州”国际货运进口包机,进口861头羊驼,货值1000万元人民币。今年10月,兰州中川机场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兰州中川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过了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预验收;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和进境木材监管场所已经建成,正在申请预验收。

嘉峪关航空口岸建设开始起步。2016年底,海关总署将嘉峪关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标志着嘉峪关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年以来,甘肃积极支持嘉峪关市确定空运口岸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修订完善机场改扩建项目规划,有序推进空运口岸对外开放。

任福康表示,优化完善国际机场中转流程,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的推广应用,提升机场口岸操作效率。在服务外贸上不仅要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货运集散能力,而且要培育人流与物流的双向通道,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外向型经济大开发区,凭借空中通道助力甘肃实现新发展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