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2019-01-10 来源:国际商报

国家口岸办于2018年末发布全国及各省(区、市)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情况,天津口岸2018年10月份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进口压缩65.6%,出口压缩62.1%。自2018年9月以来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比连续8周稳定在40%以上,标志着天津市提前超额完成国家提出的整体通关时间2018年底前压缩三分之一的任务目标。

据国内第三方评估机构参照世行评测指标口径评估显示,当前天津口岸进口集装箱合规成本降到248美元,出口集装箱合规成本降到272美元,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底前单个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比2017年减少100美元以上的任务目标。

据天津港集团统计,2018年11月份,外贸企业通过“一站式阳光价格”进出口的集装箱货物已占当月外贸箱量的近50%,企业通过“阳光价格”提供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使进出口成本分别降至219美元和268美元。天津港口提效降费取得阶段性成果,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港口降费提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港口收费清单公示和明码标价制度,发布港口价格行为规则,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商务部门出台国际货代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措施,制定了国际货代进出口业务标准化流程和国际货运代理制式合同,建立货代企业信息管理平台,2904家企业纳入平台管理。交通港航部门加强堆场行业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着力解决押箱费、修洗箱费用偏高等问题。物价、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加强监管监督,营造诚实守信发展环境。天津港集团对标国际先进口岸,对标世界先进港口,公布“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实施“一单到底、全程无忧”全流程服务,陆续推出“阳光物流季”和“阳光体验季”活动,上演“阳光价格”三部曲,不断完善“阳光物流”营销网络,加大“阳光价格”传导力度。目前,享受“阳光价格”集装箱货量占口岸全部外贸集装箱货量比例已从2018年4月的不足1%提升至2018年11月的50%,为企业减免费用达到2.4亿元,对全港口降费提效起到积极示范引领作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出台诚信公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天津市与北京市联合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标世行评测标准,联合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联合发布两期公告33条服务措施,公布天津口岸进出口集装箱货物通关作业参考时限。天津海关实施通关流程优化改革,开通申报绿色通道、查验绿色通道,服务企业“提前申报”,组建查验服务小分队,加班开展查验工作,实现报关单“日清”。天津港集团实施港口物流流程优化改革,设立物流绿色通道和出口专用堆场,建设集装箱业务受理中心和24小时受理业务的“网上营业厅”平台,提高港口作业和服务效率。京津口岸联合成立“通关服务队”和“政策宣讲团”,开展了15场政策宣讲和服务对接会,向京津两地3000多家企业开展宣讲服务。深入到重点企业上门服务,现场解决通关问题,增强企业获得感,唱响了京津口岸联动打造优质口岸营商环境的“双城联动记”。

天津港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载体,是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出海口。天津市商务局(市口岸办)、天津海关、天津港集团实施大干四季度专项行动,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同配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推动天津跨境贸易便利化再上新水平,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天津口岸办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