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宿海关创新“中欧班列+保税入仓”业务模式,回应企业诉求释放政策红利
2020-11-17 来源:山西日报
“海关推出保税入仓申报模式后,我们可以根据交货时间灵活选择申报模式,不急于交付的货物暂时放入保税仓库,可暂缓缴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11月9日,在中鼎物流园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莆田市升山工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绍敏高兴地说。
11月4日,武宿海关通过“中欧班列+保税入仓”模式,为该企业成功办理首票进口重53吨、约9万元的樟松板材保税入仓业务。
“我们主要做进口木材贸易,受疫情影响,海运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时间不确定性增加,加剧了企业资金链紧张。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每趟班列进口的木材仅有1/3实现现场交货,其余货物需要存放在堆场。按照原先一般贸易的模式,货到后需要全额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后方能放行。因此,在货物没有实际销售的情况下,企业部分资金会被先行占用。”李绍敏介绍,通过武宿海关创新“中欧班列+保税入仓”业务模式,企业就可以将不急于交付的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库,待货物实际销售后再缴税出仓。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面临严重考验,特别是在海运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时间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准时安全、运输成本低等优势更加明显,开行数量和班次密度不断增加。在了解到辖区企业的困难后,武宿海关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创新拓展“中欧班列+保税入仓”业务新模式,辖区企业纷纷“点赞”。
“进入保税仓库的货物,未来会根据企业的用料需求,按照销售时间,随即办理货物出仓征税业务,企业的资金压力大大缓解,灵活自主选择的空间也明显增大。”武宿海关综合业务科关员石毅潇说。
为确保新业务模式顺利落地实施,武宿海关深入辖区企业进行调研,发现通过中欧班列开展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普遍存在进口频率高、货款回流慢、资金压力大等实际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武宿海关派出业务骨干全程指导班列沿线节点运营方——中鼎物流园区,规范有序建设公共保税物流仓库,加快推进审核验收程序,并指导相关进出口企业合理运用保税仓库政策功能,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择申报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需求,加强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联系配合,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不断推出创新支持举措,确保中欧班列进出口业务平稳顺畅运行。”武宿海关副关长江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