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口岸建设呈现五大亮点
2017-03-06 来源:陕西传媒网
日前,记者从省政府口岸办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口岸建设稳步推进,通关环境不断改善,推动和保障了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陕南、陕北为两翼,航空口岸、陆路口岸、电子口岸同步发展,空中、陆路和网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的口岸发展格局。
“三互”大通关改革取得成效。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制定了以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主要目标的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建立了口岸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协同推进大通关改革的良好局面。2016年,西安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率平均达到97.4%,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现了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业务一体化。
航空口岸健康发展。去年新开通国际客运航线7条,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国际货运航线。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41条。去年出入境旅客2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进出口货物运量达20241.8吨。
陆路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去年相继获批开放了西安铁路进口肉类、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落实了综保区享受“委内加工、非保仓储”政策。全年从西安铁路口岸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144列,同比增长51.6%。西安国际港务区发挥口岸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国际贸易货物多式联运,被交通运输部增列为国家试点,进一步增强了我省陆路口岸功能。
地方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宝鸡市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延安口岸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内蒙古巴彦淖尔甘其毛都口岸签署通关合作协议。渭南口岸与青岛口岸签署通关合作协议,已有50家企业申报原产地证758份。榆林市进一步完善口岸查验设施。商洛市正式组建口岸管理机构。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去年7月,西咸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法国赛峰起落架大修项目及赛诺菲集团梅里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同步落地;10月,西安新筑物流基地工程开工建设。我省航空、铁路国际物流体系已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