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陕西口岸十大亮点工作

2017-01-10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陕西口岸事业坚持以“五大理念”为引领,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建设“三个陕西”为目标,协调推进全省口岸事业发展,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新进展,开创了新局面。


一、新开通8条国际航线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新开通8条国际航线,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先后开通了西安飞往阿拉木图、旧金山、素叻他尼、伊尔库兹克、兰卡威、西哈努克港、墨尔本、函馆,进一步增强了我省空港的国际通达能力。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新开通国际航线46条。据统计,全年出入境旅客2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



二、陕西成为更多外国首脑政要访华首站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许多国家的首脑政要将陕西作为访华的第一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圆满完成了德国总统高克、几内亚总统孔戴、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萨金塔耶夫等外国政要首脑来陕访问的口岸通关保障。



三、中欧班列(长安号)载货返程


3月26日,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载货返回西安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长安号)双向运营初具形态。据统计,全年共运行“中欧班列”144列,其中中亚方向132列、欧洲方向12列,载货返程3列,进口商品包括自动化仓储设备、汽车配件、油脂、面粉等。



四、“一带一路”口岸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


5月9日,由中国口岸协会主办、省政府口岸办承办的“一带一路”口岸经济合作与文化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推动跨国贸易、品牌、标准服务,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经济战略对接与互补。



五、西咸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


7月25日,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两个重大项目:法国赛峰起落架大修项目及赛诺菲集团梅里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



六、西安陆港铁路交通枢纽工程开工


10月27日,“一带一路”重大铁路建设工程—西安新筑物流基地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8亿元,占地2547亩。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我省联通全球物流网络、构建国际物流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首条洲际货运航线开通


12月12日,西安-阿姆斯特丹国际货运航线首航。该航线的开通架起了陕西与欧洲国际货运的“空中桥梁”,完善了我省航空口岸国际货运航线的网络布局。据统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全年进出口货运量20241.8吨。



八、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设施建成


该项目设有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设施、卡口、集装箱堆场、检疫处理区、信息化设施等作业场所和设施,建立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具备年进口15万吨肉类食品能力。



九、西安国际港务区列入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试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利用港务区集装箱中心站、综合保税区、公路港、洋货码头、毗邻机场等既有资源优势,以西安港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为突破口,以国际班列为主通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国家多式联运试点。



十、各市口岸功能不断完善


延安口岸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内蒙古巴彦淖尔甘其毛都口岸签署通关协议。宝鸡口岸积极推进宝鸡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榆林口岸查验设施建设完成。商洛市口岸办挂牌成立。渭南口岸与青岛口岸签署通关合作协议,已有50家企业申报原产地证75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