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陕西自贸区:难点在于设施筹建和缺水
2016-10-20 来源:网易财经
作为新的七大自贸区之一,按照中央的要求,陕西自贸区的定位是,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10月15日,西北大学副校长贾明德就陕西自贸区的话题接受了采访。他曾在2000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担任陕西省外经贸厅和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对陕西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初步内容有所了解。
“陕西在第二批自贸区时就在努力争取了,但是没有成功。在第三批自贸区中陕西终于如愿以偿,从获批到现在,陕西省上上下下都非常关注自贸区建设,这也是摆在陕西省相关官员面前的难题。因为没有模板可以复制,也没有对象可以模仿。”贾明德说。
贾明德表示,实际上,陕西自贸区的建设是比较困难的,难在设施的筹建和环境,陕西是一个缺水的内陆区域,并不适合建立自由贸易区。与其他承担内陆开放的自由贸易区相比,陕西也没有明显的沿江和沿海优势。
贾明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陕西自贸区方案在制定中。从初步内容来看,方案中建设内容和相关措施都是原来就有的。此外,根据要求,方案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自贸试验区的结合,如何在自贸区内进行相关战略的试验做了一些部署。同时,针对“一带一路”战略,方案更加注重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和试验。
为此,他建议,陕西自贸区的首选应该是复制。目前,上海自贸区有三年的试验经验,其余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也经过了一年多的试验,软件和硬件都已经取得了成果。陕西自贸区复制的主要内容应该主要集中在软件方面,包括一些贸易便利化措施、工商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
除了复制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模仿。陕西与上海、广东等地都不一样,在经济体量、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完全复制其余自贸区的设计和措施。可以考虑对其中成功的经验进行模仿。
最后,涉及到西安相关的一些特殊领域,再进行创新,例如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等领域。
贾明德还表示,自贸区只有一个的时候,大家会非常关注和重视,随着自贸区数量的逐渐增多,这种关注和重视程度可能会出现减弱的情况,要预防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注意对于试验内容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