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融入自贸区建设打造中国内陆第一大港
2016-09-08 来源:西部网
作为陕西自贸区的核心建设区域之一,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融入自贸区建设,依托海陆空多式联运的立体大通道,打造中国内陆第一大港,推动商贸物流产业跨越发展。
9月2日,西安至汉堡中欧班列在西安港发车,班列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最终抵达德国汉堡,预计行程13天。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西安国际陆港保税物流投资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翟若鹏:“一共装载了45个40尺的集装箱,装载的货物包括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家居饰品,还有服装鞋帽。”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孙艺民:“我们正在谋划到伊朗、到越南,和这些港口的衔接和班列的开通,充分发挥西安港的口岸辐射功能,使国家(建设自贸区)的战略意图通过西安港贯彻实施。”
随着中亚班列、跨境电商直航包机、中欧班列陆续运行,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初步构建起了海陆空多式联运的商贸物流大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根据陕西自贸区建设初步方案,我省将重点开放发展航空、商贸流通等五大产业领域。而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发展商贸流通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孙艺民:“目前,港口功能已基本完善,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行,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已基本形成。我们要依托内陆港,进一步发挥长安号(中亚班列)、中欧班列和口岸功能优势,形成具有内陆港特色的制度体系,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推行贸易便利化,让更多的企业向园区聚集。”
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探索高效的区域通关协同体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产业,将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国际内陆型中转枢纽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