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三五”口岸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

2020-12-29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12月29日上午,陕西省“十三五”口岸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省政府口岸办专职副主任陶绍卿出席会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会议,省商务厅口岸处处长张东升和相关新闻媒体同志参加会议。

 

 

发布会上,陶绍卿通报了陕西省“十三五”期间口岸建设成果。他介绍,“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口岸办关心支持下,我省口岸通关时间持续压缩、成本明显下降、效率不断提高,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口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航空口岸发展成效显著,国际旅客吞吐量较“十二五”期间翻一番,国际货邮量增长2.5倍,国际通航点增至76个,国际航线增至91条,初步构建起我省开放发展、融入世界的航空大通道。铁路口岸实现跨越发展,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列数总量预计较“十二五”期间增长约52倍,运输货物总量增长约29倍。今年1-11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441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日均开行频次保持在10列以上,超过全国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开行总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指标排名全国前列。电子口岸建设不断加强,推广应用了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11大类、42项服务功能,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了100%,自主研发了外贸企业在线培训、跨境电子商务B2B通关服务等地方特色应用服务功能。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到2018年年底,我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同期压缩68.76%、53.23%,提前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2021年底前压缩1/2的目标任务。到2019年年底,我省口岸通关环节需海关查验的监管证件由86种精简到44种。综合保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新批准设立了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宝鸡综合保税区和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加上此前已获批建成的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全省现有6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六,是综合保税区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

 

 

省政府口岸办专职副主任陶绍卿通报了陕西省“十三五”期间口岸建设成果

 

 

省商务厅口岸处处长张东升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陶绍卿和张东升分别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的“十四五”期间我省口岸工作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综合保税区和陕西“单一窗口”如何建设发展等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