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货物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

2018-02-05 来源: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

“今年全国海关将继续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推动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年底前压缩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10%以上。”1月25日,2018年全国海关关长会在京召开,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表示,为全力促进外贸稳中向好,海关总署将把继续深化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作为今年的重点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具体目标。

2017年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基本实现,海关监管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通过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海关完成“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工作目标。据统计,2017年全国进口货物海关通关时间为15.9小时,比2016年减少9.2小时,缩短36.7%;出口货物海关通关时间为1.1小时,比2016年减少0.7小时,缩短38.9%。2017年12月当月,海关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较2016年分别压缩67.39%和49.61%。

2017年,通过全力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海关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全部建成运作,“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得到推广。随着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海关监管机制改革的深化,差别化管理的落实,通关环节人工干预比例大幅降低。通过优化税收征管作业方式,降低企业通关成本。2017年海关推广“总担保”制度,“汇总征税”比例提高,电子支付税单比例也已达95%以上。全面推广应用查验管理系统,拓宽查验无纸化作业覆盖范围,有效提高查验环节作业效率。探索开展“顺势监管”“先期机检”等改革,推广应用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联网集中审像,试点机检优先作业模式,进一步提高海关机检比例,有效提升查验环节作业效率。提升查验异常处置效能,推动建立查验异常结果后续处置“进系统”和“可追溯”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提升查验异常处置工作时效,精准解决通关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有效增强企业获得感。此外,“三互”大通关改革在2017年也取得明显成效。以电子口岸为基础,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覆盖全国所有口岸;一站式作业全面推进,口岸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在7个口岸试点。

2018年,海关将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全力促进外贸稳中向好。于广洲表示,今年海关要狠抓支持外贸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适时研究出台促进外贸强国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继续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推动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年底前压缩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10%以上。优化通关时间考核指标,探索发布各环节通关时间。加大营商环境研究力度,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估指标体系。大力支持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加强宏观经济研究和外贸形势分析,做好统计监测预警,完善出口先导指数。实施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计划,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保障出口企业在自贸协定框架下的享惠权益,构建原产地管理进出口并重的新格局。

于广洲表示,今年海关要以提升质量和实效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要继续加强与口岸各部门协同,不断深化“三互”大通关建设。依托电子口岸进一步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优化和拓展功能。推进布控指令“线上”对碰,提高联合查验比例,年底前“一次性联合查验”覆盖到全国所有口岸。同时推动建立口岸风险布控中心,探索实施风险协同处置和联防联控。建立常态化的改革问题收集与解决反馈机制。针对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建设,于广洲提出今年要重在完善运行机制,提升风险分析智能化水平,强化集中统一处置,密切中心与现场沟通联系。同时推动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等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的对接,加快实现全领域通关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