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2017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
2018-01-26 来源:三秦网
1月25日上午,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代省长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是陕西发展历程中砥砺奋进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五新”战略任务,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物价涨幅、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圆满完成了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实现生产总值21898.81亿元,增长8%,突破2万亿元大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06.39亿元,同比增长11.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0810元和10265元,增长8.3%和9.2%,全部迈上了新台阶。全省追赶超越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出台新一轮促进工业发展21条举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为近三年最好水平。
★宝兰、西成高铁建成通车,总里程828公里的沿黄公路全线贯通。
★投资216亿元的延长石油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快速推进。
★咸阳8.6代液晶面板项目投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8%。
★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陕西名牌产品88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9个。
★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
★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00万人次。
★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4%和26.2%。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6.37亿元,增长11.8%。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煤炭去产能完成“十三五”任务的64%,化解钢铁过剩产能210万吨,取缔“地条钢”企业18家,商品房去库存周期降至12.5个月。
★政府举债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税费、用能、物流等成本降低300多亿元。
★汽车产量突破61万辆,单晶硅产品产量达到全球第一,32个重大文化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7%。
★“三变”改革示范村扩大至26个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7.2%。
★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万吨,果、畜、菜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设立28只总规模835亿元的产业基金。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5926亿元,增长68.6%。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大力促进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创新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
★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组建运行。
★新增两院院士6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获得国家科技奖36项,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民参军单位达到589家,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21.5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新建众创空间110家、孵化器60家,新增市场主体55.19万户,注册资本增长71.1%。
★西安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咸新区实现由西安市代管托管,神木撤县设市,鄠邑、南郑撤县设区。
★全省呈现三大区域协调共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着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启动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54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
★在35个县市区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43%。
★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165项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运营,“微信办照”经验在全国推广。
★“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西安至布拉格等14条客运航线、至芝加哥等3条货运航线、至布达佩斯和科沃拉中欧班列开通运营。
★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陕粤港澳合作周、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等活动成果丰硕。
★全年招商引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分别增长26.9%和17.6%。
★进出口总额增长37.4%,其中出口增长58.8%,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坚持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强力推进“1+9”专项行动,全省特别是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
★按照柔性治水要求,系统实施重大水利工程,昆明池、渼陂湖、卤阳湖恢复建设初见成效,国家湿地公园增至43处、总面积达84.9万亩。
★夯实四级河长责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渭河干流水质持续改善,汉江、丹江、嘉陵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合调度制度,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与治理修复工作。
★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完成营造林719.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05.4万亩。
★积极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试点。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之以恒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完成民生支出3970.8亿元。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八大工程,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投入力度,20多万名干部下乡结对帮扶,全年减贫45.4万人,4个贫困县有望摘帽。
★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2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5.5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2%,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高于全国20元,省内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就医结算扩大到全国,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和15%。
★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租房分配率达83.4%,棚户区改造开工22.79万套。
★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接近60%,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数量居全国前列,8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
★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101个医联体覆盖90%县级医院和50%乡镇卫生院,宝鸡市、子长县被列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成功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话剧《麻醉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成功举办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我省体育健儿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再创佳绩。
★扎实推进“平安陕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侵财等刑事犯罪,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