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今年商务工作亮点回眸

2017-10-24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1~9月,新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1.17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进出口总值1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5%。

新疆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如今又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境内国家对外开放口岸18个,与周边国家开通111条客货运输线路,与2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国际航线。

新疆地处东西两大经济圈(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是国家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中央和新疆地方制定出台大量政策,从产业、财税、金融、投资、贸易等多方面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现新疆与1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

2017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1.1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96亿元,同比增长4.2%。据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区进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24.5%,其中,出口130亿美元,增长22.7%;进口20.5亿美元,增长37.2%。

“商旅不绝于途”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新疆与东南沿海城市相距几千公里,却与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等中亚城市相距数百公里。新疆边民互市贸易发展较早,自1992年沿边开放以来,新疆政府批准在喀什、克州、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州设立11个边民互市贸易区,其中10个已通过新疆相关部门验收。但因多重因素,新疆边民互市贸易近些年发展较慢,仅吉木乃、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区获得“3日免签”政策,运营相对较好。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8月,陆港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乌鲁木齐铁路口岸商贸区和多式联运二期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站整合、空港物流服务产业区、陆港区信息化平台等项目启动规划。乌鲁木齐铁路口岸临时开放获批,冰冻水产品、粮食、整车等进境指定口岸申报工作正在推进。

中欧班列新疆集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正式揭牌运营以来,新疆西行班列已开行515列,累计运输货物74.8万吨,货值105.3亿元,贡献税收10亿元以上。2月8日完成首单公路货物运营测试;5月15日新疆首趟海铁联运班列(德国杜伊斯堡-乌鲁木齐-连云港)开通;6月19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青岛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新疆第二条海铁联运线路打通。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格鲁吉亚货运班列开通运行,内地货物到达欧洲运期缩短至16天,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初步形成。去年新疆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148.7亿美元,占全区外贸总额的82.8%。今年1~9月,在西行班列的助力下,新疆对中亚及俄罗斯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今年,新疆首次举办2017土库曼斯坦“中国制造”商品展览会,开拓新兴市场;引导新疆优势特色和扶持产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如组团参加第49届俄罗斯联邦国际轻工纺织服装及设备博览会、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2017南非国际贸易博览会、2017年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2017年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2017塔吉克斯坦“中国制造”商品展洽会等。国内方面,组团参加121届~12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2017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第二十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17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等活动,主办第七届乌鲁木齐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承办2017(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

外经方面:深化与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互利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和国际装备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国际影响力提升。加强境外园区空间布局,华凌集团和中泰集团在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建设步伐加快。深化对周边投资合作,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合作路线图进程,4月召开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合作路线图联合工作组会议;7月召开中吉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中国新疆—吉尔吉斯共和国工作组第九次会议。做好2017年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双边培训工作,共举办装备制造、经贸、旅游、农业、安全等领域援外培训8个,参加培训人员涉及中亚及周边10个国家。

吸收外资方面: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稳步推进。推动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改革试点经验复制工作,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参加第21届台交会、第20届渝洽会、2017厦洽会,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与商务部投促局、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等机构开展产业对接活动,与知名企业对接洽谈,促进投资合作,稳定引资规模。

正如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阿拉木图、撒马尔罕、长安等重镇和苏尔港、广州等良港兴旺发达,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1至8月,新疆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266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75家,进出口额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2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3家,业务量总计712.7亿元,占新疆进出口额的80.8%。其中,生产类企业23家,主要为纺织、农产品加工、机电等行业企业。具有先发优势的生产企业,探索进出口贸易新模式,形成了既有“出”又有“进”的陆运和海运相结合的大循环贸易运输。

贸易结构和方式进一步优化,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招商引资和援疆机制,引进一批如利泰丝路、天虹基业、振德医用等大型纺织服装企业落地新疆,有助于拉动当地就业,惠及民生、促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额实现7.02亿元,同比增长134.8%,;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及汽车平行车进口试点工作实现历史突破,我区进口车辆899辆,金额1.2亿元,同比增长1.6倍,为平抑进口车市场价格,改善外贸结构,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进口车的需求作用明显。

“行百里者半九十”电子商务进农村扶贫

目前,新疆已拥有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7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6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5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乌鲁木齐市、霍尔果斯市、喀什地区推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工作。

下拨资金1.5亿元,每个县1500万元,新疆8月确定10个国家级贫困县(市)为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将助推贫困小城的脱贫步伐。这些县覆盖新疆天山南北,包括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吉木乃县、西部塔城地区的托里县,还有更多是南疆偏远地区的小县城,如柯坪县、巴楚县、叶城县、疏附县、阿克陶县、乌恰县、和田市、墨玉县等。这之中不少是古代丝路重镇,斯人已去,旧物依旧在,历史与现代在此相遇,古丝路与新丝路在此拥抱,重新起航。

早在5月19日,自治区财政厅、商务厅、扶贫办就将共同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上报财政部、商务部、国家扶贫办。7月7日,财政部、商务部、国家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的通知》,确定今年新疆10个示范县名额,明确下拨资金额度。8月21日,商务部公示上述示范县市名单,它们犹如散落在沙漠与绿洲间的珍珠,将往昔闭塞的地域串联起来,拉近彼此空间的距离,让物流、资金流、人流有了更好的通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疆政府两次召开农村电商工作会议、电子商务推进会,部署农村电子商务作,由“示范县带动非示范县”。自治区成立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农村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商务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各地州市、县市区主导、援疆省市对口支持的“1+2”分级扶持机制,电商平台、电信、邮政提速降费、技术支撑“1+3”合作机制,探索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精准扶贫+民俗乡情+精品生态”“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农村消费”等模式。

以国家级示范为龙头,推动新疆县、乡、村三级示范正在铺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新疆有45个县市(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被列为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其中国家级综合示范县36个)。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4200万元,支持19个区级示范县、61个示范乡和62个示范村电商发展。今年,新疆开始设立自治区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为时3年,其中3000万元用于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促进农产品“上行”,带动就业创业并重,推动线上品牌化营销、线下集中性精准化采购双轮驱动,助农增收。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推动建设新疆伊犁、昌吉、喀什等网上地方特色馆。《新疆特色农产品采购指南》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青河沙棘节、霍城薰衣草节等网上集中营销活动,组织20多个县集中销售特色农产品,如特克斯苹果销量达4.21万件、葡萄1.11万件、察布查尔县大米近1.5万件,销售特色羊肉串、牦牛排等万余份。

线下集中精准化采购活动如火如荼。“中国采购商天山行”等活动,邀请北京新发地、永辉超市、京东商城等60余家企业来到新疆,到阿克苏、巴州、伊犁、博州4站,与喀什、和田、克州等9个地州300多家特色产品供应企业对接,实现签约金额达112.59亿元。

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和田大枣、喀什的石榴……秋收季节,新疆水果静待收获,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正在逐渐形成中。“大平台”加“小循环”,双向拉动农产品网上销售。疆内电商、商贸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邮政、代销E家等合作,扩大农产品网上集中销售规模。示范县利用微商城、小电商平台,打通农村到当地县域销售的“小循环”。2015年至今年7月底,26个国家级综合示范县农产品网销额达19.59亿元,农村网购额达13.04亿元,农村产品网销额大于网购额。

新疆农村电商示范县已建成一批集农产品包装、商品线下销售、物流配送、快递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中心、运营中心、孵化园区,整合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农家店、邮站、代销超市、肉菜直销店等资源,打造成集产品网上代售、快递代理、线上代购等功能的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至此,新疆示范县共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43个、仓储物流中心71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867个。“大物流”加“小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打通县乡村物流通道方面,新疆探索出传统流通设施改造促进、政策补贴强化培育、竞争择优龙头带动、创新模式协同推进、优化终端重点突破等5种县乡物流解决方式。在打通出疆物流渠道方面,探索出主流快递企业配送协同发展、产区干线配送+第三方落地配、线上订货+内地分仓配送、主产区集中发货+节点城市分仓前置配送等4种模式,提升快递出疆速度,降低费用。

线上线下融合作用凸显,打造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借助“访惠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高农产品精准对接能力、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规模是助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到8月,新疆有2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占示范县总数的61.11%,贫困县覆盖率达62.86%。国家级综合示范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达576个,服务站点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345个,覆盖率达59.9%。对贫困人群免费开展电商培训,尤其是针对南疆少数民族开展维吾尔族语和汉语“双语”电商培训,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人口、贫困户开发网销产品。2015年以来,示范县培训人数突破13.96万人次,带动就业6.3万多人,其中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等3.6万多人、贫困人口1.2万余人;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多人,帮助销售农村产品1316.52万元。

今后,新疆商务系统将继续做好现有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健全完善多部门协同推进农村电商合力,创新探索PPP、政府股权投资试点等,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主体参与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帮助贫困县(市)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制定新疆精准扶贫3年行动方案,为新疆完成目标任务做好服务。

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使命任重而道远

今年,自治区确定商贸流通业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领域之一,在固定资产投入长期不足的情况下,计划投资678亿元,较2016年增长50.6%。全疆商务系统将此作为补齐流通基础设施短板、激发消费新动能的大好时机,全力以赴加以推动,截止目前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仓储业、电商等行业累计投资已近600亿,商贸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速度创历史新高,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自治区、地州市、区县建立三级工作联动机制,以上率下、聚焦发力、整体联动、层层推进项目建设。各地州对投资项目加强重点项目跟踪指导,推进乌鲁木齐市空港物流服务产业区项目、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项目、海鸿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喀什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52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到9月底,新疆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786个开复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408.9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0.82%,比前8个月提高17%,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22亿元。

项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口难题,7月,新疆商务厅联系12家银行和4家类金融机构、44家企业,在昌吉州组织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完成固投任务是一场硬仗,新疆商务厅向商务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规划和促进政策。在内外贸专项资金安排上,明确向固投项目倾斜,明确资金分配与各地固投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完成好的优先安排、重点支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运用股权投资、担保基金、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进行支持,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极大地带动了社会投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新疆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正着力打造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这片土地既是民族地区,也是边疆地区,更是贫困地区,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承担着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的使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