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商洛海关践行“两山”理念培育商洛外贸新增长点

2022-05-20 来源:西安海关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商洛考察时,就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并对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寄予厚望。西安海关所属商洛海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推动海关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两年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秦岭山区,食用菌、核桃等山地农特产品走俏国际市场,老百姓“靠山吃山”,钱袋子更鼓了。

 

小菌棒带动大产业

 

2022年1月6日,商南县扶贫开发公司生产的4万袋香菇菌棒在韩国平泽口岸顺利清关,标志着商洛香菇菌棒首次成功出口。

 

得知企业手握出口订单,但还未获得出境种苗生产基地注册资质,商洛海关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赴企业现场办公,指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完善生产车间硬件设施,加强自检能力;协调西安海关动植处成立考核组,赴企业开展现场考核,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基地注册;克服疫情期间各种困难,以最快速度完成抽样检测,签发证书准予出口。

 

“我们只用了10多天就办成了基地注册,实现了首次出口,为商南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开辟了新路。”商南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汤继春兴奋地说。

 

在商洛海关指导帮助下,3月24日,洛南县岭南生物扶贫开发公司生产的菌棒也实现了首次出口。“我们的香菇菌棒从首次出口以来,大概一个月时间已累计出口20多批,有效释放了产能。”该公司负责人张江表示。

 

为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商洛海关支持企业开发食用菌罐头、香菇酱等精深加工产品,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据了解,2021年商洛市食用菌产品出口6000余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小核桃走俏大市场

 

据统计,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达350万亩,居陕西省第一、全国前三。商洛核桃历史悠久,但从小农经济种植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转变还是近几年的事,出口为这个传统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商洛海关派员走访洛南、丹凤、商州等地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深入了解商洛核桃产业外向型发展情况,总结出核桃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同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从支持企业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外贸经营水平以及推进开通“商西欧”中欧班列等方面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打通了商洛核桃出口的“最后一公里”。

 

在商洛海关大力扶持下,多家原本只做内贸的核桃企业开始涉足外贸业务。洛南县长胜农产品公司是商洛市核桃产业龙头企业,从2021年底开始做外贸。该公司曾向商洛海关赠送了一面书有“心系企业服务发展,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锦旗。提及此事,该公司总经理吴延亮激动地说:“2022年大年初一,我们一批出口核桃在口岸通关时遇到问题,商洛海关的同志们帮助协调解决,避免了货物在口岸积压。”

 

商洛海关指导核桃出口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助力核桃出口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商洛核桃产品出口额从2020年的20余万元猛增至2021年的1600余万元,成为商洛外贸新的增长点。

 

小鱼儿游出大天地

 

在商南县著名旅游景区金丝峡附近的深山里,优质的山泉水吸引来多家冷水鱼养殖企业。“我们这里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镇上计划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希望这些养殖合作社带动乡亲们致富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商南县十里坪镇党委书记张学林说。

 

商洛海关为出口冷水鱼养殖场办理注册登记,开展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指导企业按照进口国标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我们正在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争取尽快实现出口。”商洛海关综合业务相关负责人说。

 

为守护这青山绿水,商洛海关扎实开展“国门绿盾”行动,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加大查检力度,严格监督管理,有力防范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切实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同时,开展国门生物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国门生物安全工作中来,凝聚起守护秦岭生态的磅礴力量。

 

商洛海关关长王树森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助推更多秦岭山地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不断培育商洛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助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