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市旅游业统计监测报告

2018-11-08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2017年西安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统筹推进西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市上下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凝心聚力,从“烟头不落地”的小事开始,到推进“大西安元年”,掀起“三大革命”旋风行动。随着“大西安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得到大幅提升,西安市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城市活力有效提升,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增强。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增速提高,规模扩大

2017年,西安市旅游业如火如荼,呈现增速提高、规模扩大的态势。西安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33.30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接待海内外游客18093.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A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18120万人次。

(二)资源优势得到彰显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景区资源。2017年,西安市共有A级景区92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28家;3A级景区48家;2A级景区13家。拥有两项六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分别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众多知名景区,如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等。201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接待游客比上年增长27.9%,游客接待量位于各大A级景区之首,呈现出旺盛的接待能力。

截至2017底,西安市共有旅行社452家,其中出境社61家。旅行社接待海外旅游者126.16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754.08万人次。其中西安天马国际旅行社、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接待海外游客接待位居前三。

(三)海内外游增长迅猛

2017年.西安市接待接待国内游客17918.0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占接待海内外游客的99.0%,是西安市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国内旅游收入1550.44亿元,同比增长35.9%,同比提高23.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增势迅猛。

2017年,西安市入境游持续扩大,接待海外游客175.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6%,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实现外汇收入11.84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在接待的海外游客中,外国人占85.4%,美国、韩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为西安市外国人客源前十的国家。其中,受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的影响,韩国入境人数下降较多。欧洲游客为第一客源市场,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客源国居前十。

(四)交通运力快捷便利

2017年,西安旅客周转量合计326.7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2.3%。公路客运量达到15601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7.2%;民航旅客吞吐量4186万人次,同比增长13.1%。

西兰高铁、西成高铁相继建成通车。2017年,西安地铁飞速发展,运营线路长度达到88.97公里,地铁客运量达到60534.01万人次。与此同时6条地铁在建、5条地铁新开工、3条地铁力争年内开工、还有3条即将勘查设计。未来将极大便利城市交通,大大提高西安市交通运输能力,承载更多的外来游客。

(五)城市环境提升明显

2017年,西安市以“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三大革命为破题之举,从细节着手,狠抓城市治理短板,破除工作作风中的“城墙思维”,以店小二式的五星级服务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

2017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174座,在A级旅游景区建成第三卫生间66座。并积极推行厕所“所长制”管理模式,通过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挂牌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旅游厕所管理层次和卫生水平。2017年5月起,西安市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并对西安大多十字路口转弯和直行的红绿灯时间差进行了调整,在行人通过避免车辆同时进行转弯的情况,疏通了道路同时保证人车安全。活动开展以来,公交车、出租车带头示范,礼让斑马线氛围渐浓,更多私家车也开始加入“车让人”行列。同时,以捡烟头这样的“小事”作为工作抓手和发展新起点,陆续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城市环境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显著优化了城市环境,得到旅客的肯定和好评。

(六)会展、文化助推旅游

2017年,西安市共组织各类展会199个,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国际性展会46个,增加11个;全国性展会66个,增加9个;区域性展会87个,增加8个,参展参会238万人次,展会成交额达到1373.1亿元,同比增长7.6%,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115.42亿元,增长7.6%。蓬勃发展的会展活动带动了西安市住宿、餐饮、广告、旅游行业的发展,增添了西安旅游人气,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2017年,西安市全市艺术表演团体演出5350场,同比增加178场,《长恨歌》、《梦回大唐》等唐歌舞表演深受游客喜欢。此外,西安市加大了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2017年全市101座博物馆全年接待参观者2859.40万人次,比去年98家博物馆多接待观众204.5万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旅游产品缺少特色

西安的文物资源在全国居于首位,旅游资源在全国居于第三位,但是旅游收入只排全国第七,旅游产品特色不强,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产品的收入的增加,旅游产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文化内涵缺乏,文化与旅游结合难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可以挖掘的文化内涵非常的丰富,从汉唐歌舞到“百戏之祖”的秦腔,从关中民俗到闻名全国的西安美食文化,然而除了华清池的《长恨歌》和大唐芙蓉园推出的《梦回大唐》之外,西安鲜有被游客熟知的歌舞演艺。另外,西安没有专门的文创产品品牌,缺乏精致并结合历史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些反映出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旅游衍生品没有面对市场,没有很好的根据市场需求来整合资源,打造出能足够吸引游客的产品和氛围来。

(三)旅游消费结构单一,缺少国际知名度

西安市旅游业一直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相对薄弱,尤其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当前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市场需求。

西安旅游的游客大多是以景区观光为主,在进入景区后主要便是观光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品尝当地美食,而社会化的体验活动较少,即使有相关的体验活动也仅限于购物以及品尝当地美食,而这些活动往往在其他地方也能够实现,因而极其缺乏趣味化,缺乏能够使观众留下深刻体验的旅游形式。旅游收入中门票经济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重,而休闲度假所占比重很小,这直接导致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偏低,难以增大旅客对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和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

2017年西安市接待海内外游中接待海外游客占比1.0%,占比较低,国内游占据西安市旅游业的绝大部分比重,体现出西安景点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缺乏国际知名度,品牌形象还欠佳。

此外,虽然“厕所革命”初见成效,但西安的多处景区年久失修,设施陈旧,也易给旅客带来不好的观感,有损景区口碑。

(五)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西安美食文化闻名全国,代表性的美食一条街有钟鼓楼的回坊、美食天堂洒金桥等,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景点外也常年设有各种美食摊点。这些特色美食构成了西安旅游的一个重要部分,向游客们直观的展示了当地的美食文化。但景区或者是售票处附近的很多小吃都采用的是一次性餐盒或者是塑料餐具。人们吃完美食后并没有将这些一次性的外包装处理好,一些人们选择随手乱扔、还有一些人们选择塞在了某个角落里,对景区内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美食的外包装和大量的游客总是会避免不了对环境的影响,回坊等美食街每日客流量很大,设有多个垃圾桶,但仍无法避免乱丢垃圾的现象,常常是游客经过后满地狼藉,这也是现如今西安美食旅游在实际的发展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创新

加强西安在旅游产品方面的开发力度,形成完整的产品结构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根据西安市以及各个景点的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地方特色以及景区特色的精品;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从生产到销售进行严格的筛选。

(二)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体现文化特色

西安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拥有了“文化之都”的美誉,并以此作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也要和“文化之都”的美誉结合起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使“文化之都”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和提炼,使西安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

同时,现代国际经济的竞争已集中体现为品牌的竞争,旅游也不例外。文化品牌将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面对市场挑战,西安应做大做强自己的文化品牌,增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努力提高专业素质。

(三)打造西安特色度假区,增加体验性、参与感强的旅游项目

打造特色度假区和自驾营地可以填补西安旅游业缺少度假旅游的空白,同时将会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重点打造浐灞生态区等风景,提档升级乡村旅游,坚持农业旅游化、休闲化、田园化、体验化的大思路,主推农事体验、果品采摘、特色美食体验等项目。

增加体验性、参与感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的被动观光变成主动参与。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街区,在民俗风情街引入关中传统的流水席,增强代入感。还可以运用3D、4D、VR等计算机虚拟技术,将遗产内容可视化,将历史演绎情景化,增强参与性和趣味性。

(四)加强景区管理

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旅行社的经营,报价应做到公开透明,严厉打击“负团费”、“零团费”等旅游团,做好对旅游纪念品经营的监督工作,制止向游客虚报旅游纪念品价格、坑害外国旅游者的现象。同时,相应的投诉机制必须及时健全和完善,让旅游者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树立更好的西安旅游城市形象。

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检修景区设施,针对景区垃圾问题,相关部门应规范景区周边摊贩,减少使用不环保的塑料包装,增设垃圾桶,使用提示牌等提醒游客注意景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