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时代谱写陕西商务新篇章

2018-01-29 来源:陕西商务

“盘点2017,陕西商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奋力追赶超越,使全省商务工作保持了持续向好、快速发展态势。为迎接新征程、步入新时代,全省商务系统还将全力以赴争取新提升、寻求新突破。”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省商务厅厅长赵润民如是说。

2017年4月,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花落陕西。一个新生命从呱呱坠地到茁壮成长,离不开细心培育、精心呵护。陕西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以来,就注入了陕西商务系统的大量心血。

赵润民说:“2017年,在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上,陕西商务系统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因此,在服务自贸区建设上,全省商务系统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快速推进“放管服”改革,让企业登记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主的贸易便利化顺利推进,通关效率提高30%以上;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多评合一、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多图联审”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开始试点;金融服务与创新深入推进,去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金额达到339.2亿元,辐射109个国家和地区;165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已启动实施158项,其中已完成48项;以特色案例培育为支撑的差异化改革快速推进,形成特色创新案例77项,其中“微信办照”等3个案例被国务院、商务部转发,带动全省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从去年4月1日挂牌到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9347户(外资企业107户),新增注册资本3099.8亿元(外资6.7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过亿元以上企业231家,虹吸效应初步显现。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大共建重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陕西从国家的“大后方”站到了开放的“最前沿”。2017年,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陕西商务系统勇立潮头、趁势而上。

赵润民介绍,2017年,陕西商务系统大力实施“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战略,培育航空、新材料、纺织、农产品等14个省级外贸特色出口基地,先后赴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贸易促进活动10多场次,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30多场,外贸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去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715.2亿元,增长37.4%,增速居全国第5位、西部第1位。其中出口1660亿元,增长58.8%,增速居全国第2位。哈萨克斯坦爱菊粮油工业园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支持计划,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9.1亿美元,增长60.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西部第2位。

“2017年,我们创新举办了商务合作(西安)圆桌会、陕西——‘长三角’地区和第七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建立了利用外资联席会议机制、吸引内资统计体系、考核通报制度,狠抓签约项目落实。”赵润民说。在此基础上,三星电子二期项目正式启动,美国空气化工项目签约,海航现代物流总部、京东全球物流总部、华侨城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去年,全省实际引进内资7909亿元,增长26.9%;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增长17.6%。引进5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34个、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9个,为全省稳增长促投资作出重要贡献。

除服务全省商务发展外,陕西商务系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着力凸显社会服务功能。2017年作为陕西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系统提升关键之年,陕西商务系统自觉担当、勇于奉献。

赵润民介绍,2017年,省商务厅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服务工程,先后14次召开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研究商务扶贫工作,制定出台《全省商务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等10个文件。同时重点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召开全省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实施电商扶贫“百日行动”,在国定贫困县建成电商服务中心46个,贫困村建成服务站点2280个,累计电商培训贫困人员1.49万名,带动1272人应用电商创业,有力助推了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陕西商务系统如何“迎新而上”?赵润民表示,为迎接新征程、步入新时代,全省商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大力培育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流通转型发展,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全省商务发展新提升、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