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达18.7%
2017-07-24 来源:美华系统
2017年上半年,上海外贸进出口实现了18.7%的增长,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上海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7月20日,上海海关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海市累计进出口1.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8%,列全国各省市排名第3位,仅次于广东、江苏。
上海海关副关长郑巨刚表示,虽然今年一季度上海各单月的进口增速都低于全国,但从二季度开始优于全国。其中6月上海进口增长24.6%,领先全国1.5个百分点。出口增长20.2%,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14.3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3个月落后全国的局面,并且反超全国2.9个百分点。
从结构来分析,上海的进口形势好于出口。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出口6265.9亿元,增长12%,占全国的8.7%;进口9267.1亿元,增长23.7%,占全国的15.6%。
郑巨刚分析说,进口形势更好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普遍上涨。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出现持续改善迹象,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其中铁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成品油和煤炭进口均价分别上涨49.4%、32.3%、30.6%和82.3%,对进口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二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占全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3成左右。作为国外总代理商进入中国的首选地,不少商品经由上海进口后辐射全国,促使消费品进口不断走高。
上半年,上海市进口消费品1605.5亿元,同比增速由去年同期的8.2%跃升至24.5%;其中汽车和医药品进口增长尤其明显,分别进口409.3亿元和393亿元,分别增长40.2%和53.5%。
另外,郑巨刚说,上海进出口对欧美日发达经济体依赖程度降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总体。
上半年,上海市对欧盟、美国和日本3大传统经济体合计进出口7450.6亿元,增长17.1%,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48.6%下滑至48%。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214.3亿元,增长23.2%,占20.7%。
而从进出口企业性质来看,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在上海市进出口中占主导地位,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1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但同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表现好于外商投资企业,分别进出口2907.2亿元和2489.2亿元,分别增长19.3%和29.5%,比外商投资企业增速分别高2.8个和13个百分点。
不过,上海的外贸进出口的整体表现依然略弱于全国平均情况。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9.6%、15%、25.7%,比上海市分别高出0.9个、3个、2个百分点。
郑巨刚分析称,这主要受上海率先进入转型阶段、制造业成本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
随着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等效应持续释放,上海的新竞争优势正在培育,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也相对明显。而在结构转型期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基于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考虑,逐步向外实现产业转移,可能会在外贸进出口上暂时表现为增速放缓、增幅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占上海全市进出口的4成以上。
上半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实现进出口6427亿元,增长17.9%,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1.4%。其中,出口1966.8亿元,同比增长8.5%,占上海市的31.4%;进口4460.2亿元,同比增长22.6%,占上海市的48.1%。
对于上海正在推动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郑巨刚对记者表示,目前海关正在就自由贸易港区的监管方案进行准备,相信这一改革对于上海的进出口未来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