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丝路主场引力搭建全球合作舞台
2017-09-26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9月21日~23日,2017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此次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对接”为主题的欧亚经济论坛,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发展背景下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
作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重要机制性涉外论坛,本届欧亚经济论坛吸引了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政要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前来参会。突破“一会一展”的举办模式,本届论坛采用“论坛、博览会、投洽会”三位一体的架构模式,着力突出会议研讨、商品展示,投资洽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功能特色,使欧亚经济论坛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得以全面体现。
开放前沿连接欧亚
西安搭建全球合作舞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响应和支持,目前,多数欧亚国家已经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陕西也因“一带一路”由内陆中心,成为开放前沿,肩负着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和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的时代使命。
在本届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发表主旨演讲。汪洋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掀开了欧亚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欧亚经济论坛是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与欧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中方愿意发挥好论坛的作用,弘扬丝路精神,促进中国与欧亚各国加深了解、增强互信、扩大合作,把潜在优势转变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造福各国人民。“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让中国方案惠及全球,在论坛开幕式上,欧洲委员会前秘书长、奥地利新丝绸之路协会主席施威默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互利共赢。他说,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欧洲和中国的先进文明交流提供了沃土。今天奥地利和中国已在纳米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医疗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希望未来能借力“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加深合作,给奥地利及全欧洲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尼泊尔议长昂萨莉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尼泊尔和中国有了更多的连接。未来尼泊尔在中国和欧亚区域能得到更多支持,同时尼泊尔也会为沿线国家创造更多投资,欧亚区域的经济贸易也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近年来,在欧亚大陆的版图上,不少上合组织成员国都在积极谋求“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节点地位,以期在地区安全、经贸往来、基础建设等方面获得长远的发展机会。
在21日下午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圆桌会议上,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的外方地方代表在与中方地方领导人的会谈中就分别表达了本国对地区合作的期许。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诺斯罗夫在发言中肯定了今年6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的积极作用。他表示,近年来,区域合作已经构成了较为重要的发展因素。对于广泛务实探讨区域发展现实问题、加强和展示地区区域合作发展潜力和成果、建立长期对话沟通机制,地区合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俄罗斯联邦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常任代表卢基扬采夫表示,中俄两国地区合作的业绩颇有成效,无论是联邦层面还是市级层面,经贸合作伙伴的构建都与日俱增。“中俄在经贸人文方面举办的推介会、文化日等吸引了大量商务机构、社会团体参加,当中达成了大量的协议、备忘录、规划书,合同量可价值几千万甚至几亿卢布。”他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州州长卡科列科巴耶夫则向中方的代表介绍了该国的经济投资潜力。他表示,江布尔州矿藏丰富,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轻工业、物流、旅游业方面均有发展优势。
丝路起点开放崛起
“软实力”助西安释放主场引力
在论坛开幕式上,汪洋强调,推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重要共识落地,是中国与欧亚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深化政策沟通,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完善政策沟通机制,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各种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设施联通,加快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打破经贸合作的瓶颈制约。要进一步提升贸易畅通,从商签贸易便利化协定做起,逐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要进一步扩大资金融通,中方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丝路基金及亚投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合作项目的融资支持。要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全面拓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构建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各国民众相知相亲的格局。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开放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在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建设中,西安充分发挥城市软实力,长安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聚合辐射的经济动能,以历史情感激活“一带一路”。
所以本届欧亚经济论坛注重开拓中国与欧亚各国合作的潜在领域。在以往金融、文化、科技等分会的基础上,新增教育、农业、气象等分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地学与矿业、绿色建筑、中医药论坛等活动,共举办11个平行分会以及系列专题会议。
在22日下午的丝绸之路跨国企业合作峰会暨欧亚经济论坛投资洽谈项目签约仪式上,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致辞中说,大西安是“一带一路”门户城市和重要节点,正处在自贸区、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诸多新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当前,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正加速释放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不断优化,已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和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点城市。
王永康分享了海航物流总部落地西安并加快发展的故事。他说,西安的发展新机遇也是“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创业的大好机遇,真诚欢迎沿线各国企业了解西安、投资西安,在各领域深化与西安的交流合作。
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西安在国家战略、地理区位、科创资源、产业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政策服务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的优势。西安是新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主要的航空枢纽和陆地港口,上官吉庆说“西安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从国家层面确定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
在尖端科技引领的创新创业大潮中,西安以“硬科技”为特色的科创体系别具一格。西安高校众多,学术科研优势明显,拥有各类科研机构和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两院院士6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达50多万人。
上官吉庆特别强调,西安在航空航天产业、电子信息、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西安拥有全国第二的军工资源实力,航天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和航空占比近四分之一的科研生产力量。”
西安目前拥有外资企业近4000家,177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有分部或办事处,上官吉庆指出,未来西安将积极寻求全球价值链上的“西安定位”。
论坛当天,生态、旅游、技术等多项目成果落户西安,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元、苏伊士新创建亚洲区水务首席执行官佛朗索瓦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探索在供水、污水、污泥、固废、河道治理等其他相关环保领域内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双赢。
西安高新区的签约项目“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中心聚集“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创新与国际技术转移相关项目、人才、机构、理念等高端资源,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创新研发能力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推动经济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