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积聚外贸发展新动能

2016-09-14 来源:和讯新闻

   8月25日,一辆辆满载新鲜果蔬的货车通过巴克图口岸向哈萨克斯坦驶去。只用不到一天时间,来自中国新疆的新鲜果蔬就能出现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许多家庭的餐桌上。而这要得益于巴克图口岸农产品(000061,股吧)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启用。如今,借助这条“绿色通道”,塔城地区许多果蔬种植户的生活质量都得以提高。


  五年来,新疆累计进出口贸易额7700多亿元,仅去年,新疆外贸进出口额就达1225.3亿元,是2010年的1.06倍,年均增长1.4%。今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476.1亿元,同比增长10.1%,居西部地区第6位。


  目前,新疆已同19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拥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还有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其中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占新疆外贸额的58.7%,占我国与其贸易额的50.8%。新疆外贸借丝路东风正积聚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落地企业进口整车首次搭乘返程中欧班列、木材加工产业实现零突破、首批进口有色金属进入保税仓储……今年以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捷报频传。上半年,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贸易额7.8亿元,同比增长1.3倍。


  阿拉山口地平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报关经理白莉说:“现在,公司每车货物通关速度节约了半小时左右,这要受益于国家和自治区促进外贸企业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措施。”


  近年来,为促进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央及自治区密集出台一系列促外贸、稳增长的措施。国务院先后在新疆批准设立了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喀什综合保税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配套区等多个特殊监管区域,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对外贸易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乌鲁木齐海关党组书记、关长赵革介绍,2015年以来,为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支持新疆特色产业发展,乌鲁木齐海关成功复制推广了9项监管创新制度,包括“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等监管制度。


  目前,新疆已在投资、物流、财税等领域实施一系列扶持措施,外贸持续回暖。


  新老市场共享“蛋糕”这几年,依托我国与相关国家建立的经贸合作机制,在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4国经贸部门建立了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并积极拓展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的经贸合作。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与新疆贸易合作产生了极大兴趣。


  去年,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根据自贸区协定,由其产生的优惠性原产地证书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合理利用能够帮助外贸企业在进口国享受到关税减免,节约出口成本和境外投资成本,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市场。


  如今,我区外贸呈现出贸易伙伴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贸易国哈萨克斯坦之外,新疆与美国、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的贸易额也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区对俄罗斯、美国、巴基斯坦等国货物贸易增长明显,同比分别增长96.2%、150.8%和19.4%。


  “网络快车”助力发展看着今年上半年的公司财务统计数据,新疆兄弟联盟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龙仁脸上笑开了花:“公司上半年网上外贸业务量已超过去年一年,下半年肯定还会增加。”


  新疆有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区位优势,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占据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天时地利。身处互联网时代,新疆外贸也搭上了“网络快车”。


  近年来,从国家到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新疆跨境电商保驾护航。眼下,新疆已拥有多个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外贸行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2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跨境消费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进口油气、粮棉油、金属矿产品、木材、整车进口等大宗物资交易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整合服务。


  从今年5月开始,外贸公司工作人员只需登录新疆电子口岸,在页面上轻轻一点,公司的报关材料就传送到了海关报关系统中,之后在同一个网站中可继续进行报检。


  目前,新疆电子口岸平台已与乌鲁木齐海关、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现了无缝对接,进出口企业可无障碍查询、报关、报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疆外贸正逐渐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增强管理综合效能,为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化发展提供综合、便捷的公共服务。


  回顾往昔岁月,看今朝巨变。四季的轮换已然是秋,而新疆外贸的春天,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