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10个月外贸增速小幅下降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2016-11-09 来源:新华网

随着外贸转方式调结构等相关政策持续落地,我国作为货物进出口大国的地位有望继续得以巩固,质量效益也会继续提升


海关总署11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22万亿元,下降2%;进口8.34万亿元,下降1.8%;贸易顺差2.88万亿元,缩小2.6%。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5万亿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3.2%;进口8606亿元,增长3.2%;贸易顺差3252.5亿元,收窄16.8%。


“出口下滑,主要是受机电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拖累。如剔除季节性因素,10月外贸数据总体上尚属稳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从环比看,10月份出口按美元计价同比下降7.3%,经季节调整后,实际环比下降0.3%,较9月份有明显改善。


不过,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5.6,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升势头,较上月小幅回落0.2,表明未来出口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尽管我国外贸增速有所下降,但在结构优化和培育新动能方面进展明显。据统计,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53万亿元,占我外贸总值的38.5%,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伴随着民营经济在外贸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由企业“走出去”或直接对外投资带动的贸易正迅速成长,显示出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深化。


“规模增减并不能代表外贸竞争力的变化,应把关注点放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表示,我国外贸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总体上看,今年我国外贸保持国际市场份额不减少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