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5月1日起全国推广,申报过程由原来1小时减少到最短5分钟
2020-04-30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5月1日起全国推广
申报过程由原来1小时减少到最短5分钟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创新推出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一上线即获得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有力支持了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和效率提升。
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复用,简单地说,就是将原来国际航行船舶入境后在各港口申报所必需的数据录入工作,改为入境后企业一次录入,境内续驶至下一港时可直接调用上一港录入的数据,仅需少量数据维护即可再次申报,最大限度简化数据录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贸易便利。
为此,国家口岸办会同有关部门专门赴浙江省舟山口岸开展了一次改革创新调研,并在舟山试点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为了让企业尽快享用这项功能带来的便利,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工程组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加班加点在“单一窗口”标准版上把这项功能赶制出来。
此次上线的“单一窗口”标准版运输工具(船舶)申报系统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包括业务数据复用功能和附件复用功能。该功能针对转港申报数据重合度较高的情况,允许下一港进港业务数据申报时经授权可直接复用上一港离港业务数据,以及允许下一港进港申报所需附件复用上一港进境/港申报时的附件(但下一港进港申报所需的离港证附件仍需复用上一港离港时的离港证)。为方便下一港船代确认附件的准确性“单一窗口”标准版运输工具(船舶)申报系统界面还提供附件的预览和下载功能。
张家港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船务部经理林志强,在得知这项新功能上线后显得尤为高兴。他所在的船代公司每个月代理约50艘船次,每艘船在进行网上申报时需要录入上百条信息,包括船舶信息、船员信息、货物信息等,而船舶上下港之间数据录入重合度高达80%。“单一窗口'转港数据复用功能上线后,我们申报时绝大多数信息可以从上一港复制下来,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条船的申报工作。”林志强说。
舟山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员蒋涛去年底就尝试了该创新做法。“当时我们选择一艘在宁波卸完货要来舟山加油的国际船舶,调用了宁波申报的数据后,重复的不再录入只需维护部分数据,5分钟之内完成申报。”蒋涛介绍,按以往惯例,所有数据都要录入核对,整个申报流程需要1个小时左右。“我们进行了对比,从录入数据项看,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二。“
“张家港口岸是南京关区首个进境船舶无纸化口岸,此次‘单一窗口'增加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是在无纸化申报基础上,给船舶代理企业带来的又一次福利。”张家港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陈飞介绍到。张家港口岸每年约有进出口船舶6000艘次,新功能上线后进一步节省了申报时间、降低了管理成本,使船舶通关更加高效、便捷。
据舟山市港航与口岸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国际航行船舶入境后,至少有四成以上的船舶会挂靠2个以上的境内港口,多的甚至会挂靠五六个港口,在船舶进出港通关申报上存在数据重复提交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船舶运营的效率。目前每年由舟山口岸出境的国际航行船舶有4000余艘,其中40%来自境内其他港口,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上线后,必将有力地提升船舶进出口岸的通关效率。
根据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的通知要求,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复用功能于4月1日上线,率先在浙江、江苏和天津试行。国际航行船舶境内续驶阶段,下一港只需拿到上一港的“授权码”,即可调用到相关数据完成通关申报。5月1日起,这项功能将在全国口岸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