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更,跨境电商如何打开新格局?

2016-06-24 来源:中国化妆品网

现如今,无论老牌电商巨头,还是电商新起之秀,纷纷把目光转向跨境这一片新蓝海。2015年初,蜜芽宝贝、洋码头、考拉海购这三个新兴海淘电商平台甚至无下限的打起恶性低价“纸尿裤”之战,随后苏宁易购红孩子商城和京东商城也加入战局。这从侧面也反映了打破海内外市场壁垒的势在必行。

而国产产品频频曝出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对国货丧失信心。“外国的月亮有没有比较圆,我不知道,但我确定中国的月亮不圆啊”,消费者心声。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的流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现有产品,海外代购应运而生。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外代购作为一种特殊时期下产生的购买行为,不可能长久存在,必然被跨境电商所取代。原因无他,海外代购说白了,就是“走私”,而跨境电商一直以来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

但是,近来跨境电商新政税改,给跨境电商造成不小打击。


新政实施,道阻且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56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第45条规定,对关税税额在50元以下的货物免征关税(免征区间即100元以下的货物),同时,化妆品类需征收50%的行邮税。而根据新政,化妆品税率将调整到11.9%。简单来说,就是一款价格低于100元的化妆品,税改前免征,税改后需交11.9%的综合税;价格高于100元的化妆品,税改前需征收50%的行邮税,税改后仅需征收11.9%的综合税。

由于新政中很多细则没有明确,加之跨境电商短期内无法提供“原产地许可”“相关授权证明”等问题,今年4月8日起实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落地不足两个月,改为延缓一年后实施。而在4月7日晚,财政部公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给化妆品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所以,明年,化妆品在跨境电商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裁员、政策红利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新政一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保税区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保税区进货量减至一半,出货量更是不足五成;大部分综试区物流企业大范围裁员。对此,有跨境电商表示,未来一年的缓冲期里,将会努力实现平台转型,获得新政中“入境货物通关单制度”要求的产品原产地证、卫生证、销售许可、动植检证、质检报告等文件。

原本靠吃政策红利的小型电商企业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新政只是推迟,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是否取消还不得而知,寄希望于出台适应跨境电商的条例会让企业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在保税和直邮都有布局的大型电商优势明显。考拉海购负责人表示,会坚持保税模式的大规模采购建立的价格优势,同时,应新政加大海外仓的投入,虽然物流体验慢一点,但是可以减轻仓储压力。


跨境电商如何打开新格局?

1.打破产品品类同质化的困局

消费者紧跟爆款潮流,而经销商紧跟消费者需求,导致市场上同质化竞争严重。蜜淘创始人谢文斌认为,选品十分重要。为此,蜜淘专门组建了采购和招商团队。除了热销单品,还会推荐其他和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类,满足市场长尾需求。

2.积极推动政策“破冰”

考拉海购CEO张蕾表示,有信心考拉海购可以完成很多突破政策。此前,考拉海购实现了跨境电商在海鲜方面的第一单。事实上,杭州并不是生鲜口岸,要想实现“第一单”,必须要协调好政府、海关、商检及上海口岸。但考拉海购依然以人无我有为抓手,在政府的突破能力上做了大跃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保税区和直邮并重

2014年的“黑五”爆仓是压垮本就用户体验很差的公共仓的最后一根稻草,彼时在郑州保税仓有自有仓库的聚美优品从容不迫的处理着订单,更是坚定了其他电商拥有独立保税仓的决心。这次新政出台,保税仓一度出现“熔断”,也给各路电商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