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投入运行半开放式卡座相向而坐
2017-05-08 来源:今日头条
这样的创新,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个月后落地四川。
5月5日,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单一窗口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四川在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新体验
半开放式卡座相向而坐,就像喝咖啡一般亲切
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投入运行 半开放式卡座相向而坐
5月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大厅看到,这里的服务人员身着灰色制服,面带微笑,坐在半开放式的卡座里等待客户的到来,“卡座”内摆有一台用于办公的电脑。一旦客户进来,客户经理与客户相向而坐,面对面交流。
“这种柜台的感觉很好,做一笔业务,就像在喝咖啡中完成的。”一位做国际物流业务的受访者说,这种相向而坐的柜台,打破了过去很多柜台的距离感,让大家有一种平等的感觉,很轻松,也很亲切。
单一窗口
不再多头找人办事,可实现一站式通关
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投入运行 半开放式卡座相向而坐
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相关负责人说,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整合了工商、税务、招商、规划、建设等行政审批资源以及订舱、运输和通关服务资源,能够为企业到港区投资、建设及开展跨境贸易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政务服务、金融服务、通关服务和运输服务,对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国际贸易便利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单一窗口落地四川,将改变传统的多窗口服务的工作机制,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企业多头跑路、提升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四川德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罗泰成说,做国际物流涉及到的单位很多,一些经办人如果经验不够丰富,可能面临不知道该找谁去办理业务的问题。
“单一窗口的到来,对于国际物流行业来说是个重大利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四川的港口进出。”他说,现在,经办人员只需面对一名客户经理,就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流程更简便也更清晰。单一窗口的到来,对于他所在公司来说,将会为客户制定更加明晰、更加便宜、更加快捷的物流方案。
线上平台
全面建成贸易线上“单一窗口”,强通道兴产业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号召,提升对外互联互通水平,推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国际铁路港着力“立码头、强通道、促贸易、聚产业”,努力打造辐射欧亚的国际物流枢纽、影响全球的国际贸易枢纽、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高地。
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初步构建起通江达海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正致力于向国际贸易大枢纽、产业集聚高地的转变。为此,成都国际铁路港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政务服务、行政审批、通关服务等改革试点,不断创新港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成都铁路口岸“单一窗口”将进一步完善线上系统平台,积极对接海关、国检、税务、外汇、银行等相关机构,实现贸易各个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全面建成贸易线上‘单一窗口’。”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负责人表示,将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拓展市场,着力打造以我为主的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不断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着力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企业反馈
期待体制创新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乘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始发于成都青白江区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去年蓉欧快铁开行数超450列 ,居全国开行中欧班列城市首位。今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计划开行数量在1000列以上。
运量增加的变化,企业感受最为明显。
四川德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罗泰成透露,他所在公司以前运输的货物主要以“四川造”为主,现在,货物来自云南、广东、上海和天津等地的“中国造”,货物种类也包括了百货、工业设备、电子产品等。去年,运输了200个集装箱,今年将达到500个集装箱。
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货代公司总经理宋山说,中国长虹电器有限公司在捷克投资建设的工厂,他所在公司要负责把广东中山工厂的物资运到捷克,也要承运集团以外的业务。
没有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时,公司主要通过海路运输。有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后,运输路径由海路改为铁路,去年他所在公司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输了价值 50亿美元的货物,仅物流费用就实现了1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
由海路改陆路,运输效率提高了,四川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可以第一时间运到捷克工厂,可以推动当地工厂更快设计与生产新品,增强公司产品在当地的竞争力。
目前,他所在公司正在打造返程班列,将国外的酒类、汽车和肉类运回国。
他透露,由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集团正在研究把在省外的一些企业回归四川。
对于单一窗口,这两家公司负责任都非常欢迎,并期待通过体制创新能促进四川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为公司带来更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