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合中西部发展的电商新路

2016-11-11 来源:光明网

作为国际贸易最具竞争力的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正在引发全球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作为“互联网+外贸”的经济活动,由于其开放性、全球性、成本低、高效率、快速演进,这一业态已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制高点,吸引世界各国加码发展。

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发展竞赛中,我国用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基于全球第一的网民规模和一系列“政策红利”,已成为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中部大省河南,在这场发展中不落人后。从2012年底被确认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到今年初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再次在列,我省跨境电商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蓄势转型,再到现在的蓬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多点布局、多模式发展的局面。

——综试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创造了一些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

跨境电商优势厚植

有一组数字振奋人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7429亿元,增长28.3%;网络零售额1383亿元,增长38.6%。

1—9月份,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含快递包裹)97.7亿美元。其中,出口84.4亿美元,进口13.3亿美元。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认定备案电商企业4207家,仅今年前三季度就新增认定备案电商企业2100多家。

“成绩喜人但又在意料之中。”河南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直言,“电子商务的数据、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获批和发展,都是河南长期重视并努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2014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7720亿元,增长36.4%。

数据背后,还有贡献部分数据并已经成长壮大的本土企业:中华粮网、世界工厂网、企汇网、鲜易网、全球内衣网、中钢网等一大批我省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已位居细分行业前列。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的电商企业超过了40家。

另外,还有商务部门努力培育发展的电商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3个、示范企业7家,认定省级电商示范基地25个、示范企业113家。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第四批电商示范单位评审考察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培育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园区)150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300家。

据焦锦淼介绍,早在2013年,商务系统就把发展全省电子商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提请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若干意见》两个指导性文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电子商务专题汇报,做出指示,明确由省商务厅归口统筹协调推进全省电子商务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商务厅发挥牵头作用,多策并举,全力推动,全省各地发展电子商务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成效不断显现。

正是由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河南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才会在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稳步增长。

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申建跨境电商综试区、河南自贸区培育了适宜的土壤,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试区建设到了哪一步?

从年初获批至今,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近10个月,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焦锦淼回答: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办公室、省商务厅紧紧围绕“三平台、七体系”建设,统筹协调组织推进,郑州市先行先试,各省辖市积极跟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总体推进顺利,跨境电商进出口快速发展。

“三平台”指的是线上“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发展平台、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平台。

据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办公室透露,目前,正在整合河南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和河南电子口岸平台资源,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线上“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信息化系统。同时,省商务厅出台了《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培训孵化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初步认定5家培训孵化基地,20多家跨境电商示范园区,近期将开展评审认定。另外,筹建了跨境电商培训基地、河南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院、河南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研究院和河南省跨境电商研究院。

“七体系”指风险防控体系、统计监测体系、信息共享体系、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体系、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和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体系。